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小练笔( 四 )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有哪些 1、《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 , 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 可是 , 天上的明月呀 , 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2、《秋思》[ 唐 ]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释义:一年一度的秋风 ,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 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 , 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 要说的话太多了 , 又不知从何说起 。
信写好了 , 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 , 又拆开信封 , 再还给他 。
3、《长相思》[ 清 ] 纳兰性德山一程 ,  水一程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 ,  雪一更 ,  聒碎乡心梦不成 ,  故园无此声 。
释义:我扈驾赴辽东巡视 , 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 , 浩浩荡荡 , 向山海关进发 。
入夜 , 营帐中灯火辉煌 , 宏伟壮丽 。
夜已深 , 帐篷外风雪交加 , 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
作者思乡心切 , 孤单落寞 , 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古诗词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 , 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
读着这些诗词 , 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 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 , 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 , 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 , 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 , 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 虽事隔千年 , 却犹如发生在身边 。
一种亲切感 , 也便油然而生 。

【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小练笔】

选编这三首诗词 , 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学习 , 理解诗词的意思 , 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 ,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 , 背诵、默写诗词 , 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
牧童1.课文简说 。
《牧童》一诗 ,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 , 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 , 还没见归来的牧童 , 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 , 笛声时续时断 , 随风飘扬 。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 , 已是黄昏之后了 , 他连蓑衣也不脱 , 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
诗中有景、有情 , 有人物、有声音 , 这生动的一幕 , 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
2.词句解析 。
(1)“草铺横野六七里 , 笛弄晚风三四声 。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 放眼望去 , 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 , 晚风中牧笛声声 。
一个“铺”字 , 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 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 , 更显出了一种情趣 , 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 传达出来了 。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 笛声的悠扬悦耳 , 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
未见牧童 , 先闻其声 , 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
当然 ,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 , 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
(2)“归来饱饭黄昏后 , 不脱蓑衣卧月明 。
”诗人笔锋一转 , 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
把以地为床 , 以天为帐 , 饥来即食 , 困来即眠 , 无牵无挂 , 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