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讳莫如深赏析( 二 )


正统史书《春秋》《史记》皆无周携王的历史记载 , 但西晋初年出土的魏国史书整理成《竹书纪年》却有周携王及周二王并立的历史记载 , 近年出土文物战国楚简《系年》也有周携王的历史记载(详情请参阅“史籍记载”) 。这说明 , 东周初年二王并立的历史真相被人为地、克意地掩盖 。尽管如此 , 历史真相也会偶然地漏出一鳞半爪 , 体现这个王朝的真实存在 。
《春秋》有“郑伯克段于鄢”的著名篇章 , 原文应该是“鄚伯克段于鄢” 。后人将鄚伯之事错误移植到郑伯身上了 。郑国是公爵国 , 应该称郑公 , 不能随意降称郑伯 。鄢姓的郡望在河北范阳郡、山西太原郡 , 古代那里生活着大量的鄢姓人群 。而河北范阳、山西太原则正是春秋时期周携王姬望的鄚国势力范围 。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 , 与齐、中山同之 , 而无舟楫之用 。自常山以至代、上党 , 东有燕、东胡之境 , 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 而无骑射之备 。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 , 求水居之民 , 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 , 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 。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 , 而襄王兼戎取代 , 以攘诸胡 , 此愚知之所明也......”
这里说到的地理位置——中山国东南部、赵国东部、齐国北部(黄)河、薄洛之水的“水居之民” , 正是战国时期莫国所在 。但赵王说到“水居之民”时 , 居然是“求水居之民 , 以守河、薄洛之水” 。什么语气?一代英雄赵武灵王 , 居然用“求”的语气 。这些“水居之民”的地位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其国家名字、君主姓名?称“水居之民”而不称其君主名字 , 这里显然存在一种隐讳 , 其势力主人之名不能在君臣言论中公开谈及 。
而《史记》则省略了《战国策》中赵武灵王“求”水居之民守河的话 , 改为“夹水居之民” , 话语中也揭示了赵国边界未到两河地区 , 这就是莫国所在 。《史记赵世家》:“......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 , 与齐、中山同之 , 无舟楫之用 。自常山以至代、上党 , 东有燕、东胡之境 , 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 今无骑射之备 。故寡人无舟楫之用 , 夹水居之民 , 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 , 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 。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 , 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 此愚智所明也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 侵暴吾地 , 系累吾民 , 引水围鄗 , 微社稷之神灵 , 则鄗几于不守也 。先王丑之 , 而怨未能报也 。今骑射之备 , 近可以便上党之形 , 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 , 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 , 非寡人之所望也 。”改“求水居之民”为“夹水居之民” , 语言百思特网更隐秘了 。
影射周携王与周平王
周携王:姓姬 , 本名姬望 , 尊号携王、周携王、惠王、周携惠王 。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姬静 , 母亲是姜后 。周幽王继位 , 为政昏虐 , 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 , 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 , 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 , 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 , 都鄚阳城或望都县 , 鄚阳城即古颛顼城) 。幽王宠爱褒姒 , 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 , 改立褒姒为后 , 立褒姒之子伯服(一说名伯盘)为太子 。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 , 托庇于外祖父申侯 。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 , 出兵包围申国 , 强令交出废太子 。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 , 周幽王便与申百思特网国交战 。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 , 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 , 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 , 周室灭亡 。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 , 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 , 虏王后褒姒北去 。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讳莫如深赏析

周幽王被杀后 , 由于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 , 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 , 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 , 故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新的周王 。约以今河北省望都县(汉亦称望都县)或任丘县(汉称鄚县)鄚阳城为王都 , 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约含今易县、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苑县、望都县、高阳县 。高阳县 , 汉称广望县 , 并置广望侯) , 以辛未年(公元前770年)为周携王元年 。设立百官 , 建造宫殿 , 修筑城墙 , 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 , 同时发布文书 , 诏告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