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七夕节的真正来历_七夕由来和风俗( 三 )



染指甲: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 , 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 , 也有此风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 , 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 , 不仅可以年青美丽 , 而且对未婚的女子 , 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 , 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 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

妇女洗发:妇女七夕洗发 , 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 。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 , 妇女采柏叶、桃枝 , 煎汤沐发 。”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 , 都在七夕沐发 。这项习俗 , 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人们认为 , 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 , 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 , 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 。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 , 也就有了特殊意义 , 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 , 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
七夕风俗食物
外国的七夕日本:日本人也有过七夕节的传统 , 他们称“七夕祭”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 , 据称在奈良时代传入 。奈良时代中期开始 , 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 , 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 。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 , 但是与爱情无关 。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 , 明治维新之后 , 日本废除了农历 , 所以日本的七夕节 , 是每年阳历7月7日 。
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 , 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 。每年这个时候 , 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 , 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 , 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 。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 。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 , 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 , 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 , 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 。
【简述七夕节的真正来历_七夕由来和风俗】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 , 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 , 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 , 创作各自的竹饰 , 进行评比 , 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此外 , 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 , 人们身穿传统服装 , 载歌载舞 , 太鼓阵阵 , “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 。配合“七夕祭”的 , 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
朝鲜半岛: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 , 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 , 后传到了韩国 , 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 , 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 , 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 。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 , 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 。
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 , 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 。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 , 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 , 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 。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 , 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 , 还有蒸糕 。
越南:在越南 , 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 , 七夕有个别称——“牛公牛婆日” 。这一天 , 人们会到寺庙许愿 。胡志明市华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贡品以中国南方地区习俗为主 , 主要有:菱角、棋子饼、金钱饼、花生等 , 还有“禾秧”和一个“七姐盘”这两种与“牛郎织女”传说息息相关的贡品 。参与活动的年轻人还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写在一张字条上 , 拜祭时许愿 , 希望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