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渊明诗的艺术特色( 三 )


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 。
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 。
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 。
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
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
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 。
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 。
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 。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 。
《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 。
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
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 。
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 。
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 。
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 。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 。
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 。
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
”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
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 。
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 。
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
请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诗歌的特点 一、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自然平淡是陶渊明一生不能改变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 。
他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什么瑰丽的语言,诗文没有什么曲折的结构,更没有所谓的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都润进读者的心里 。
再有,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和对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当他不雕一笔不刻一画地把它们写出来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显得做作,正如生活的本来样子 。
此前大部分诗人都关心国家大事,诗歌中也是描写的国家重大题材 。
唯独陶渊明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 。
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太平常,他们是客观物象,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
二、日常生活的诗化陶渊明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过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来表达高于世人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