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是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如果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把“工具性”无限制的放大 , 那势必上成了自然科学 , 抹煞了语文文字的深刻内涵 , 摒弃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 再也谈不上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尤其是文言文教学 , 有些老师存在这种情况 , 结果造成了学生厌学 , 语文课堂索然无味 。相反 , 如果单单着眼于“人文性” , 只注意分析作品里的思想情感 , 而不顾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 , 只注重文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 , 那又上成了思想品德课 , 丢弃了“语文课程也是实践性课程”这一基本理念 。
语文课 , 必须上出语文味来!它要培养人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 , 培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这方面的价值 , 当然它也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知识 , 提高能力 。如阅读教学中 , 不光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 , 而且思想情感态度也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 。4月9日至13日 , 我们莱州市举行了语文优质课复赛 , 选手们分别讲授了散文、诗歌、文言文三种不同的文体 , 教研员刘东方老师一直对评委和选手强调 , 无论哪一种文体 , 都必须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既要让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 , 又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这种对教师的引领、导向 , 是完全顺应新课标的精神的 。同时 , 她也从新课标出发 , 指导老师们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 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 , 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 。所以在本次比赛中 ,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课例 。凡是听过课的语文老师都说 , 这届语文优质课评比是最有语文味的 。
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标的内涵、精髓、实质 , 然后在课堂中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 , 那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上出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