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 )


(3)充分开发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现实从“教课本、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用课本学”的转变 。冲破学科自身的'知识阶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综合应用 。
(4)创导建构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倡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尝试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
(6)顺应课程三级管理机制,增强“适应性”,对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位老师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充分以发挥教学中的创造性 。对于本校有自主管理权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安排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处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德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资源 。结合学校特色,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科学实践资源 。
2、把握新旧交替的过渡性课程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积极主动实施 。(列表如下)
几点说明:
1、一年级全部实行新课程计划,而由于今年是新课程计划实施第一年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意见如下:
①品德与生活课由于教材跟不上,上课内容定为原来的品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任课教师可灵活安排进度计划 。
②艺术学科由原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师通力合作,提倡集体备课,原专任教师应逐步向艺术教师要求靠拢 。
2、信息技术是我校的特色之一 。因此本学期1至6年级均尝试开设信息技术课 。各年级任课教师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自行制订计划(安排上机时间占总时间的50%)并上送教导处 。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①四、五、六年级不单独设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班队活动内容,每月安排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原班队活动形式)
②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由各年级组分别制定活动计划,并以年级为单位统一开展活动 。
③综合实践活动应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社会、社区为大课堂,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为内容之一,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综合性活动 。
④学校订有“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活页材料作为三—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参考材料,另外高年级订的《动手做报》也可供参考 。
4、原15分种短课1节上英语、4节上写字 。
5、取消原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学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双休业素质班中培养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