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锡醉花间古诗本词的构思脉络( 二 )


年来花期再相会 , 明月清风说相思 。
毛文锡醉花间古诗本词的构思脉络

春夕原文|翻译|赏析春夕(27人评分) 7.5朝代:唐代作者:崔涂原文:水流花谢两无情 , 送尽东风过楚城 。
胡蝶梦中家万里 , 子规枝上月三更 。
故园书动经年绝 , 华发春唯满镜生 。
自是不归归便得 , 五湖烟景有谁争 。
译文及注释【译文】水不停地流走 , 花儿不断地凋零 , 这是多么无情啊 。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 , 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 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 , 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 , 春天万物萌生 , 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 , 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 , 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
【注释】⑴《全唐》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 , 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 , 作者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 。
首二句感时 , 慨叹春光易逝 。
⑶胡蝶:即蝴蝶 。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 栩栩然胡蝶也 。
”⑷子规:一作“杜鹃” , 其鸣声凄切 。
上句写思家 , 下句写春夕 。
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 , 与“家万里”联系 。
⑸动:动辄、每每之意 。
经:一作“多” 。
绝:一作“别” 。
⑹华发:白发 。
唯:一作“移” 。
满镜:一作“两鬓” 。
⑺五湖:春秋时 , 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 , 辞宫 , 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
这两句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 , 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 , 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 。
言外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嘲意 。
鉴赏作者:佚名 此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 。
下面是安徽大学古籍研究所文学研究员何庆善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 , 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书怀》) 。
《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
诗一起笔 , 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 , 春花凋谢 。
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 , 岁月无情 。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 。
“楚城” , 泛指湘鄂一带 。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 , 依依为她送别 。
这里 , 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 , 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 。
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
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 , 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
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 , 笼罩全篇 。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
“蝴蝶梦中家万里 , 子规枝上月三更 。
”这一联进入正题 , 写“春夕” , 写得极为精粹 , 是传诵的名句 。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 , 对仗工整 , 韵律和谐 , 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
上句巧写梦境 。
由于游子日有所思 , 夜间便结想成梦 , 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
然而 , 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 , 翩翩飞舞于花间 , 虽然有趣 , 毕竟虚幻而短暂 , 醒来之后 , 蝴蝶还是蝴蝶 , 庄周还是庄周 。
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 , 但梦醒以后 , 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 , 家园依旧远隔万里 , 岂不更加空虚、失望 , 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
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 , 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 , 想着蝴蝶梦 , 游子的心 , 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 , 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 , 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 , 一层;梦醒而更思乡 , 二层;子规啼唤 , 愁上加愁 , 三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