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要避免的六大误区怎么写?( 二 )


很多家长和教师经常对孩子说:“考上大学就好了,到了大学你想干吗就干吗 。”有知名重点中学甚至要求学生宣誓:“为了高考,拼了 。”
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但目前有许多证据表明,一些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以后却很容易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
如何实现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家长和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平衡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需求 。例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整能力,这些都要在中小学培养 。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级以前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 。又如,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小学中、高年级必须要引导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意识,避免在中学阶段甚至大学阶段产生厌学,导致一生只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空虚,缺少生活幸福感 。
误区四:只要整齐划一,不求差异发展
【案例】老师,我很努力了
“写字不认真,字面不整洁,回家每个字抄N遍 。”学生一脸无辜:“老师,我真的是努力了,可是就没有其他同学写得好!我也不想这样 。”
“我喜欢写作业的时候带着耳机,头脑清楚、注意力集中,但是父母总觉得我不认真,说不能三心二意,他们真的不了解我!”
研究表明,孩子生理发育水平的差异,造成不同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更擅长通过视觉信息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属于听觉型,更擅长通过听觉信息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属于动作型,更擅长通过运动来学习 。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 。还有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较大的差别,男孩的脑额叶发育速度比女孩慢 。因此,男孩比较冲动,女孩则更能遵守规则 。因此,家长和老师对男孩要多一点宽容和耐心,给予更多的引导,绝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
成功的教育案例说明,只要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并真正地研究有差异的学生,就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就能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和目标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打开健康成长的大门 。
误区五:只有好的动机,却没有产生好的效果
【案例】“一件破衣服”换来的是什么
老师为了让学生珍惜和节约文具,让班长把班里橡皮最破的学生找出来,当着全班师生的面让这个孩子穿上一件破衣服,对所有同学和老师道歉,表示自己将橡皮搞破多么不好,以后不再这样了 。学生尽管嘴上说自己错了,但是眼睛里分明是委屈、敌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尊对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与自尊水平不高的学生相比,自尊水平高的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更高,经济前景更好、心理更健康、问题行为更少 。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抗挫折能力,而过度的挫折会使学生失去自信,怀疑自己,常常觉得无助和绝望 。综观教师严厉体罚、责骂、惩罚学生的现象,很多教师的动机都是好的,但由于缺乏智慧的方法和策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和影响 。教育者一定要有效避免因为“无心之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教师有了好的动机,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