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学生读后感如何写?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 。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 。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去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钰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 。觉慧爱上了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取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 。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 。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 。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 。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 。“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 。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 。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 。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诗中凄婉的语调,勾勒出女子悲伤而绝望的面庞,她令我不禁想起,《家》中的那奇女子——鸣凤 。
鸣凤是一位多么可爱而果决的姑娘啊!她的一生如此简单,简单到只装得下两个人——她过世的母亲,和《家》的男主人公高觉慧 。
一开始,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婢女 。在她的眼中未来除了无尽的劳务便只剩下了黑暗 。而渐渐地,她人生中的光出现了,那便是觉慧 。觉慧温暖的笑容给她注入了灵魂,让她眼中黑白色调的世界变得色彩斑斓 。可在旧社会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一个普通的婢女又怎么会有多好的下场呢?当她得知自己将会被送出去给一个老男人做姨太太时,我想,她是感觉晴天有一道霹雳的 。而更绝望的是,当她向自己的那抹光求助时,觉慧却忙于革命,无心于儿女情长 。而等到觉慧终于知道一切时,得到的却只有鸣凤投湖自尽的消息 。觉慧啊,当你于午夜梦回,却又忽然惊醒时,可还记得梅林中你对一位女子许下的誓言?当你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时,脑海中是否还存在着她那痴心等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