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学生读后感如何写?( 三 )


是的,在《家》中描述的这七十多个人物,各有各的鲜明特点,他们中大部分是旧社会、旧制度的拥护者,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但也有像觉民和觉慧这样少部分的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者,进步先进思想的接受者 。也就是有了这些人,才使“五四”后中国人民慢慢觉醒,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 。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
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 。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们心中都要有梦 。
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家》中学生读后感如何写?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出巴金先生具有反抗革命精神的一部小说 。巴金先生生活在一个封建的时代中,他身处的环境是旧的,但是他的思想却是新的 。
当代青年们有很多人嫌弃学习辛苦,对学习充满厌恶,逃课、逃学、被劝退以及被开除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青年们啊!也许你们还没有读过《家》这一本书,读过之后你们就会感谢上天把你降临在了这个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代,“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我们这一时代成为了现实 。每个人都有了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公平”二字,在这个时代发挥的淋漓尽致 。
可是你们了解吗?在《家》这本书中,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一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贵贱之分 。有的人高高在上,有的人却低贱如泥——就如鸣凤、高忠这样一生下来就被贴上仆人标签的可怜生命 。由于封建时代的压迫,使他们没有梦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爱的权利,甚至没有自由和作为人的最后一点尊严 。还有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为了供富人取乐而让自己烧得满身是伤——就像龙灯玩宝的那个年轻人一般,被高公馆里的五少爷拿着花灯,烧得满身是伤,疼痛不已,却不能反抗 。他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了富家人的快乐,以及仅供自己维持生计的“赏钱” 。而高公馆里的人丝毫没有同情之心,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人,都笑得不亦乐乎 。哪怕连觉民、觉琴这样的新青年都心如止水,毫无感想 。唯有觉慧一人,对玩儿龙灯的人感到深深的同情,以及对高公馆五少爷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他抱怨到“难道你们的幸福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可是有谁能够体会、理解觉民这番话?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我们怎能不把握当下,珍惜韶华 。命运在我们自己手中紧紧地握着,可以有目标,有梦想,甚至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实现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当代的好少年,为祖国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