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七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
8、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 。
苏轼长于豪放 。
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 。
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 。
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
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 。
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
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 。
未必能过 。
”《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
9、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
10、: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2、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人陶渊明的家 。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刘方平)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陈与义)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襄邑道中 百度百科-春夜洛城闻笛 百度百科-夜月 百度百科-菊花元稹 百度百科-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