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八 )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 。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 。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 。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