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二 )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寂静的春天》序言里说,《寂静的春天》的影响可以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媲美 。我想确实是如此 。斯托夫人把人们熟知的,公众争论的焦点写成了小说;她给国家利益和大众关怀注入更多人性的成分 。她描绘的奴隶的形象感动了民族的良知 。相反,蕾切尔·卡逊警告了一个任何人都很难看见的危险,她试图把环境问题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而不是为已经存在的问题提供证据 。从这种意义上说,她的呐喊就更难能可贵 。
读完这本书后,我确实想到了许多,越想越觉得后怕 。我不禁思考,人类到底有多少我们现在看来正常而实际是邪恶的东西存在呢?当人类面对自然,面对利益,道德的底线又是否还存在?更让我担忧的是法律的约束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卡逊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化学农药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她尖锐的指出环境的破坏来自于人类的无知,在着作中她甚至还对科学革命早期遗留下的腐朽观念提出了抗议 。诚如卡逊所言,人并不是万物的中心和主宰者,我们总是在倡议要保护自然环境,要善待动物 。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口头上的行动者,短期的,眼前的利益让我们的目光变得短浅,让我们的行为或许在后背眼中变得不可思议 。我们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的过去几千年才能创造的物质文明而骄傲得不能自拔,我们为拥有了前代无法企及的辉煌时代而自豪 。甚至我们觉得为后代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他们会对我们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认可或感激 。但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吗?幸福指数真有所提升么?我们又是否还有资本去享受这一切?在你连自己的生命健康都难以保证,又或者你所珍爱的人一个个过早的离你而去的时候?面对这些个问题,谁又能不承认自己在行事之前是多么欠缺思考,我们在无法预知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轻率地采取了许多看似高明实则愚蠢的行动,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作茧自缚 。
保护环境不应该成为一句口号,或是一件让人漫不经心的事,我们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 。环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我们毕竟还是得活在自然的环境中,莫非你还在相信科技真能为我们创造一个无菌,天然的环境?莫非你愿意活在一个人造的、寂静的、荒凉的春天里?Justgivethenaturewhatitlikes,itwillgiveyouwhatyouwantotherwiseyouwillgetwhatyoudeserve.

看了一半蕾切尔·卡森写的《寂静的春天》就有了一些感触 。
书中第一篇“明天的寓言”写的是作者想象的美国一个美丽的城镇在居民的来到后大自然的毁灭与人们因疾病的理由 。其实整一本都在说明一个事实: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