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淦|北部湾投资七万给谁了( 二 )


天问在《中国直销业风雨20年》一书中写道:会场拥挤不堪,场外很多人无法挤进,哄闹场面致使会议无法正常进行,场外人质疑场内人切断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阻碍他们发财,场内场外由口水战演变为一场恶劣的拳脚战 。
1998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有关情况》和《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传销被迫转入地下 。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传销和直销逐渐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
在那段草莽时期,传销还完成了从实物传销向无物传销的演变 。民间传销研究者易铁向南方周末采访人员介绍,这一演变始于摇摆机传销所遇到的一个瓶颈:传销人员越来越多,摇摆机的生产供应跟不上,而当一群大佬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会员们并不关注摇摆机的质量和功效,而是自己到底拉了多少人头 。
“哪怕一颗鸡蛋,你说它值6980元,只要有人买,它就值6980元 。”易铁说,“重要的不是这个鸡蛋值不值这个钱,而是你买这个鸡蛋的时候你相信,那是通往财富的第一步 。”
为鸡蛋赋予财富魅力的则是“几何倍增学”和“五级三阶制” 。几何倍增学是直销和传销通用的概念,即1变3,3变9,9变27,下线无限倍增;五级三阶制则是传销界的金字塔形奖金分配制度 。最高级别会拿到所有的奖励——一笔百万或千万级的财富 。
用易铁的话说,只要有人给你讲五级三阶制,就可以判定他做的就是传销 。实际上,一旦误入传销体系之中,给你洗脑的目的就是让你接受几何倍增学和五级三阶制的理念,一旦接受了,就会相信拉人头是最快的赚钱方式 。


打地铺与进小区由于南派和北派互相交叉严重,易铁更愿意用“净衣帮”和“污衣帮”来形容这两个派别 。
1998年的一纸禁令将传销赶到了地下,公安部门数十年来也从未停止打击,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从此上演 。
传销行业里首个“教父级”人物,也正是在那时出现 。
1997年4月,台湾人郑永森、李佩瑜夫妇以台湾华渝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在湖南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华良(长沙)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海豹油等产品,并进行传销活动 。华良接盘了爽安康,成为当时风头无两的传销骗局 。
公安部门很快出手,根据当时公安机关的通告,该案的传销窝点遍及全国25个省份的75个城市,18个月内搜刮传销资金达到2.9亿元,受骗群众达二十多万人,该案被列入“2001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经济犯罪案件”,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 。
遗憾的是,郑永森夫妇未能归案 。此后又传出,郑永森利用赃款在太平洋岛国帕劳购置房产,并成为该国政府经济顾问 。
天问自称是郑永森的朋友,他向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表示,此传言可信度很高 。郑永森在政策高压之下火中取栗,最后又能全身而退,并且从华良体系里出来的“高管”在此后的传销江湖里又扮演着重要角色 。郑被不少传销的老江湖视为“教父级”的人物 。
传销被禁止之后,一批涉入尚浅的人开始反思,离开或被家人劝离这个行业 。易铁在做传销研究和反传工作时,发现这些人的思考方式往往比较简单,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比较弱,他把这群人称作是“传销难民” 。
经常性的,这些传销难民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后,只能重新寻找传销组织做回老本行 。那个时候,早期的传销老窝点被反复打击清理,他们开始流向新的地方 。
将这些人称为“难民”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从事传销时,往往居住在小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廉价民房里,过着打地铺、吃大锅饭的“苦日子” 。这一传统保持至今,传销界内部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随着相对高收入、高学历、高智商人群的加入,传统的“丐帮式”生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尤其是南方的一些传销派别,告别地铺,进入了小区 。不过在北方,传销界依然保留睡地铺的传统 。
传销界习惯根据地域的不同分为南派和北派,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睡地铺、是否打人 。但由于南派和北派互相交叉严重,易铁更愿意用“净衣帮”和“污衣帮”来形容这两个派别,净衣帮指住小区、不打人的派别,污衣帮则指睡地铺、有暴力倾向的派别 。
净衣帮和污衣帮的分化大概从2007年前后形成 。一直到今日,这两派的老江湖们还经常争吵着谁更正宗 。不过,在易铁看来,从传销系统发展来看,大部分的传销套路、洗脑套路,是从净衣帮里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