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女子思念男子的诗句( 四 )


芦苇这边是故乡, 芦苇那边是汪洋 。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边编织忙 。
编成卷入我行囊, 伴我从此去远航 。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笛声多悠扬 。
牧童相和在远方, 令人牵挂爹和娘 。
5.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
十六、满江红四首 1. 黄鹤楼 人海茫茫, 有谁知, 情为何物? 只有这: 扬子江水, 依旧东去 。
天上天公若相问, 人间愁恨无重数 。
对苍天, 我大笑声声, 振残绿 。
千古恨, 到今无 。
天有情, 天亦怒 。
人道是: 天无绝人之路, 是非之地不留人, 天下自有留人处 。
大丈夫, 可杀不可辱! 死何惧? 2. 玉台咏 南望故乡, 云海中: 景色如画 。
叹游子, 千里万里, 空劳牵挂 。
岁月多少忧和喜? 人生几许苦与辣? 向慈母, 梦中再诉说, 我不怕 。
男子汉, 大丈夫 。
拿得起, 放得下 。
纵无人和我, 齐驱并驾 。
风里依旧敢逞雄, 雨中何妨再称霸? 古人云: 一笑乾坤大, 任叱咤 。
3. 关山行旅图 来去匆匆, 一路上, 山寒水碧 。
放纵着: 冲天豪情, 凌云壮志 。
鞠躬尽瘁轻生死, 多少年来如一日 。
流言中: 虽千人万人, 吾往矣 。
天下人, 天下事 。
天地间, 有正气 。
任热血洒遍, 神州大地 。
待到春风吹来时, 高奏凯歌唱盛世 。
向天上, 天公借天力, 跨世纪! 4. 祭黄帝陵 长江黄河, 奔流着, 中华血脉 。
五千年,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
汇集成, 诗词三百首, 尽感慨 。
论是非, 言成败 。
通古今, 晓中外 。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
居东方, 引领全世界, 划时代 。
十七、清平乐四首 1. 瑞 鹤 图 阳春初到, 人间尽欢笑 。
山上万鹤齐天叫, 山下百草丰茂 。
一朝大放异彩, 迅雷不及掩耳 。
且看雄风何在? 环秀、通济、潮海 。
2. 溪山泛舟图 强手如林, 远处歌声频 。
辞乡报国为人民, 眼下正当良辰 。
多年远涉重洋, 何日饮马长江? 情共长天不老, 心如日月齐光 。
3. 再临碣石 地转天旋, 万事开头...
海上升明月的全诗 全诗原文: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拓展资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
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
遥夜:长夜 。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
⑷怜:爱 。
滋:湿润 。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