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开元寺中文导游词怎么写?( 三 )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 。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 。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 。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 。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对其是否开过白莲花大多不去追究了 。不过,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 。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 。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 。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 。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 。北来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 。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 。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 。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 。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
藻井下分五级 。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 。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 。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 。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 。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 。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 。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