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开元寺中文导游词怎么写?( 四 )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 。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 。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 。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 。五代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 。他先后舍钱百万緡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 。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 。它们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 。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 。其中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 。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 。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台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
在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纪念施主黄守恭 。黄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 。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 。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 。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 。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 。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 。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 。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 。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