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李商隐《牡丹》诗歌鉴赏问题及解析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咏怀诗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
【原文】
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①,绣被犹堆越鄂君② 。
垂手乱翻雕玉佩③,折腰争舞郁金裙④ 。
石家蜡烛何曾剪⑤,荀令香炉可待熏⑥ 。
我是梦中传彩笔⑦,欲书花叶寄朝云⑧ 。
【注释】
①锦帏(wéi):锦帐 。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 。《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 。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 。
②“绣被”句: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句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 。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 。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
③“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 。《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 。故舞时玉佩乱翻 。
④折:一作“招” 。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 。”《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
⑤“石家”句:《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 。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此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 。
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为侍中,曾守尚书令 。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 。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传》载,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此自诩有才 。
⑧叶:一作“片 。”朝云:指巫山神女 。
【白话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那美艳的卫夫人 。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那俊秀的越鄂君 。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光彩四照,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自然温馨,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的那支彩笔,想把清丽词句,题在花片上寄给朝云 。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指 。
【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 。卫夫人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 。这里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 。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 。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 。“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 。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 。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 。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 。“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 。“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 。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 。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
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 。他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 。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 。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 。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