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写作风格

文如其人,留传后世为数不多的表奏对策,诗词题记大都写得慷慨激昂,是岳飞性格的书面表现 。

《广德军金沙寺题壁记》一文写得痛快淋漓;“挨立奇功,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他时过此,得勒金石,不胜快哉” 。《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则坦率批评皇帝“虽尝分命将臣,鼎峙江汉,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故,不敢远攻以求胜,是以天下忠愤之气,日以沮丧;中原来苏之望,日以衰息……感谓恢之功可冀,何至今日尚未决策北向?”

《五岳初盟记》则写得更悲壮激越:“自中原扳荡,金人交侵,余发愤河朔,赴任相台 。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 。虽未能远入荒夷,荡洗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 。虽然带有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但一腔爱国忠愤之情,一个刚烈男儿的荡坦豪放气概却溢于言表 。
岳飞的诗词更能反映其激烈坦荡的内心和豪放旷达的个性 。他的诗词风格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乃至宋季文天祥,应是宋代豪放派词家中不可忽视的英雄词人,当然也更是他壮怀激烈性格的直接反映,如《题涣萧寺壁》:雄气堂堂冲牛斗,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元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再如《题翠岩寺》: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授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坼.山林啸聚取劳何,沙漠群凶定破机.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这两首抒发抗金豪情的诗篇,情感激动,气势磅礴,漾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岳飞秉性气质的艺术吐露,形象地表现了一代民族英雄的伟岸英姿 。
当然最能代表岳飞心怀和性格的作品,还要数《满江红,怒发冲冠》词 。虽然此诗不见录于南宋文献,因而作者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怀疑和争议,但从岳飞一贯的心理特质,性格特征和写作风格来看,写作此词是完全可能的 。这首慷慨激越,豪放悲壮的千古绝唱,不仅集中抒发了岳飞的忠君爱国的志向和情感,也完全符合他刚烈峻急,大刀阔斧的性格 。关于这首满江红的写作时间 。学术界分别有绍兴三年、绍兴五年和绍兴七年之说,我以为于绍兴十一年七月岳飞自朱仙镇悲愤班师似更符合情理 。文学作品的语言、内容和风格都是作者某种特定环境、特定心态的艺术表现 。该词以“怒发冲冠”起首,落笔突冗,情感异常激动,对身经百战、饱经苍桑的岳飞来说,没有特别失望,愤慨的事发生,是不会在内心掀起如此惊祷骇浪的 。绍兴十一年七月,岳飞己取得郾城大捷,大军前锋已抵达朱仙镇,扫荡金人,收复中原已成势如破竹之势,南宋抗金战争已取得南渡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时机 。宋高宗却在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紧急严峻,不容争辩的金字牌班师诏,严令南撒 。岳飞极度伤心,无可奈何,扼腕长叹:“十年之功 。废于一旦”,只好违心班师,《满江红》所反映的心态应正是班师之际的悲愤难言之情绪 。岳飞满腔沉痛无处诉说,只好登高赋词,排藉心中的沉痛悲愤 。岳飞班师不久,即落入阴谋攻诘的冤狱,这首情绪激愤,含有对高宗赵构明显愤慨的词作,自然也就难以在当时朝野流传,直到以后才流落民间,而在明代杂戏中有所透露 。
二岳飞的文化心态是典型的儒家人生理想心态,他以共“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的双重风度,有着传统文化理想的完美人格 。以儒家修齐治平人生进取模式为主,同时又兼带老庄道家适情自然的人生审美趣味,有时还表现出对佛禅的偏爱,因而岳飞的意义也就超越了军事家的范畴,凝聚着诸多的历史层面,折射着醒目的传统文化之光 。岳飞受儒家政治人生学说影响最深,有着明显的儒家思想烙印,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无不是儒家思想在一个古代优秀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 。岳飞治军对军事人才的要求是“仁、信、智、勇、严、五者不可缺一“,而他自己恰好是这方面的典范 。高宗赵构曾称赞他“智勇兼资、忠义尤驾,计无遗策,功必有成” 。显然与他年少时习读《春秋》《左传》所接受的思想熏陶有关 。南宋王自忠在写于孝宗淳熙十五年的《郢州忠烈行祠记》,概括了岳飞八大突出的优秀品质分别是忠、虚心.整、廉、公、定、能、不贪功八字,并说“有是八者,所以名烈光然,举八郢之师以临襄、定南阳,不敢膺其锋者’ 。虽然概括末必全面确切,却确实抓住了岳飞品格的一些特征;《宋史,岳飞传》说岳飞“少负气节……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绍兴年间与岳飞有过知交的士大夫邵辑也认为岳飞“临财廉、与士信、循循如诸生,动合礼法” 。都承认岳飞符合先秦儒家忠孝礼义信勇一套思想规范 。儒家心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砥砺功名、建功立业,实现治国,平天下,追求人生价值的社会奉献,《周易》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倡导以积极进取、并对国家社会的终极关怀走完人生之旅,这一价值取向在岳飞思想结构中也占着最大的成份 。渴望以身许国、北伐灭金,砥砺名节,一直是激荡在他胸中的主旋律 。这种宏愿决定了岳飞不甘久居于人下,盼望能成为统帅雄师劲旅的一军之帅,受任朝廷,挥师征战,成为象三国时代蜀汉名将关羽、张飞式的历史英雄人物 。在尚未成为大将时,岳飞常与左右幕僚谈及心事:“使飞得与诸将齿,不在偏校之列,而进退禀命于朝,何功名而不立,一死焉足哉!要使后世书册中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他在《王岳祠盟记》中抒发了“迎二圣复还京帅,取敌地再上版籍”豪情后热烈憧憬的是“他时过此,勒功近时,岂不快哉!”他的“男儿立志扶王室”、“功业要刊金石上”等诗句,都是这一价值追求的反映 。但岳飞迫求功名并非为了荣华富贵,利禄享受,而是为了自己“尽忠报国”人生理想的实现,传统儒家重义轻利观念非常明确 。义和利的冲突,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念的冲突 。因而也是一个人生取向的选择 。与“仁”并列,“义”在孔盂儒家思想哲学中占着核心地位 。孔于曾再三强调“义”的重要:“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岳飞重义轻利观念自然也是泾渭分明 。毫不含糊的 。襄阳战役前夕 。宰相朱胜非为激励岳飞 。特派使者前来军中告诉岳飞如果此战获胜 。即可授予节度使头衔 。岳飞听后很生气,感到朝廷曲解了自己的心愿 。特让使者回去复告朱胜非:“岳飞可以义责,不可以利相驱 。襄阳之役君事也,使讫事不受节,将坐视不为乎?拔—城而予一爵者,所以待众人,而非所以待国土也” 。隐含了对宰相以利相激的不满 。表明自己为君国而战的胸襟 。在岳飞的言词中,往往义与忠并用,义以忠为前提 。“忠义”是岳飞最高的思想原则 。他曾多次阐述过对忠义的见解,主张“事君以能致其身为忠,居官以知止不殆为义” 。即既要有献身精神,又要能对职务知道满足 。他进而强调要做到忠义,必须具备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好生恶死,天下常情 。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 。则非忠义之土有所不能 。”而忠臣对俸禄赐赏绝不能贪求,仍要懂得满足:“忠臣之事君,计功而受赏 。量力而受官,不为苟得,以贪利禄” 。忠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 。在孔子思想中 。忠主要是一种敬笃正直的品格 。《论语》几处讲到“言众情、行笃敬”,“主忠信”等说教 。经过汉儒董仲舒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臣子对君父的本能信从 。并进而提高到古代做人的最高道君尺度 。岳飞一生以”忠义”为最高要求,至死不渝 。受先秦儒教深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他在《水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中曾深情写道;“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 。誓竭忠孝,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 。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霄轩之忧 。此所志也 。”这种忠诚,几乎到了出自自觉、本能的地步 。他的诗中也常有诸如“忠义必期清塞水”、”誓将直节报君仇”这样感情直露的句子 。而后世对岳飞的赞誉,也往往首推其忠 。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时所写到词中即褒赞岳飞“位至将相,而能事上以忠……余烈遗风,至今不泯” 。南宋嘉定四年朝廷迫增岳飞鄂王之位,又褒之曰:“忠义殉国 。风烈如存”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样也对岳飞忠义精神推祟备至,大加赞颂:“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平扶天戈 。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纲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 。清帝乾隆也称赞岳飞“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已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构,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仰望风烈实可,与日月争光矣”当然后世历代帝王称赞岳飞之“忠”,自有其昭彰忠烈、以启来者之苦衷 。但都说明“忠君”也确是岳飞思想的主要成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