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三 )


《阅读的力量》,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明确有效提升阅读兴趣的因素,提倡“自由自主阅读”,并且澄清了看漫画书和言情小说其实与孩子的偏差行为没明确的关联,反而可以引导许多人养成阅读习惯 。
作为成年人,我们倾向于读网络上的快餐文字,加上图片佐料更是美味 。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在坚持不断地读纸质书呢?我们要是能了解这种阅读的力量,对于语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语文阅读老师,我认同 。
“睡前阅读令人愉快 。善于思考的人较爱阅读 。读的越多的人越没有“写的恐惧” 。阅读能力好的人有更多的自由
阅读 。阅读能力跟不上的学生被要求写更多的作业和练习,这些都只是更加深阅读能力的鸿沟 。有人念书给他听时,即使是大学生也会变得较爱看书,及读较好的书 。大声朗读对增进识字力有多重功效 。在家中或在学校有人规律念书给他听的孩子,阅读测验和词汇测验的成绩都会比较好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人念故事书 。越读,会越爱读 。”——种种观点让人感叹啊!
他强调的并不是多写,主要是要“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理解他人、善于表达自己??”,通过阅读、研究、实践,《阅读的力量》——很好,很强大,值得老师和家长一读,为了我们的孩子们 。
开学初期,学校要求每人读一本书 。书名是《阅读的力量》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序言中王林写到:自由阅读就是无压力阅读,为了兴趣而阅读,不需要写读书报告、回答问题、为生字词查字典 。自由阅读是放弃阅读一本不喜欢的书,再另外找一本喜欢的书来读,这种阅读方式是所有具备高识字力的人经常使用的阅读方式 。简而言之,自由阅读即纯为乐趣而阅读 。
当我打开《阅读的力量》第一页便看到了这样残酷的现实——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没有功效 。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读成绩更突出 。当然,这句话有争议 。但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为了孩子的
发展,鼓励自由阅读那是何等的重要啊!
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 。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当然,在阅读中我也遇到了问题,就是书中讲到的自由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全体学生都可以实现吗?有的学生自觉性很差,需要不时地提醒他读书;甚至有个别学生连基本的字词都认不好,那么花那么多时间给他阅读他会吃得消吗?结果是否会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这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去验证,还需要教师探索出套路来,做到有效启发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