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完整诗词( 二 )


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
我们爱你……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
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 。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金子般的天地凝结了三千年文化的那轮浩月,辐射出万人向往的季节,金秋,黄金般的天地,酿造着丰收的美酒;干杯的啸吼,划出明天的灿烂,会聚在圆圆的饼上,演义着丰收的幸福;忆往昔:多少文人墨客,举杯邀月慨叹家国的忧思,看今朝:我们同仁的思绪更加浩瀚,如醉如痴;我们追忆:追忆那共同播种的春雨,追忆那披星戴月的艰辛,追忆那团结进取的高风;我们畅想:畅想那喷薄欲出的宏图大业,畅想那你追我赶的彩云,畅想那辉煌你我的红日;金秋浩月:我们永远爱你
沁园春雪朗读停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作品简介: 《沁园春·雪》是 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 。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
作品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 。
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 。
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
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 。
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 。
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 。
“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 。
“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此词的意境 。
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
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
第四句至第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 。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
“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作者那豪迈的意兴 。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也正是中国的形象 。
“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