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接着,我出示教学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后编故事 。我是这样启发的:“同学们,这是一幅画,这幅画画了一个故事,你们能讲讲吗?请仔细看这幅画,把这幅画所画的故事讲出来 。这是大家的强项,相信大家一定能讲好的,我就等着听故事啦!”于是学生开始自己练习讲 。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了两个人来讲 。这两个人既把画面上的情景全讲了出来,而且还十分流利,这是我没有料到的,也许是我的启发起了作用 。在表扬了一番后,学生想讲的兴致更浓了 。紧接着,我引出了作者和诗题,我是这样说的:“清代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来到乡间,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就用诗把它记录了下来,题目叫《所见》 。”我就介绍了诗人,开始学诗 。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两人小组自学,效果很好,学生对诗句理解得很到位 。
最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通过看图和读诗已经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你能发挥合理的想象,编下去吗?”学生开始轻轻地说,渐渐地声音大起来了,我知道学生已经进入了情景 。不一会儿,有学生跃跃欲试了 。我等几乎没有声音后请了五个学生讲,有的说蝉被牛的叫声惊跑了;有的说牧童很聪明,回家拿工具把蝉捉住了;有的说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蝉,结果吓跑了蝉;有的说蝉被牧童捉住后又放了 。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 。我不禁感叹: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去激发、培养 。我还追问学生:“那你希望看到什么结果呢?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蝉逃走了,因为他们不想看到蝉被人捉住后的可怜样,希望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多么好的理由啊!我想:这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应该达到了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


《识字1》是词串识字 。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排成四行,隔行押韵 。每组词语表示同类名物,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 。第一组词语说明了春天的气候特征,第二三组词语分别是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第四组词语介绍了春天里果树的花 。上这课时,我在秦宇杰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件,以期上好开学第一课 。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倾听三种不同季节的声音,从而把学生由寒风呼啸的冬天带入鸟语花香的春天 。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新颖,更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乐于倾听习惯 。最重要的是,鸟儿动听的歌唱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了烂漫的春季,完成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目标 。这时,我随机出示了春天的图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孩子边看边想,“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面对图画侃侃而谈,练习说话 。“你能用怎样的成语描绘眼前的景色?”这样复习了孩子之前积累的词语,更丰富了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