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ipad3二手多少钱能进 想玩玩( 四 )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大家只要稍做对比,就可以发现两者的许多共同之处 。
只不过李的歌词,将《西厢记》情人相别的内容上升、扩展到了学子告别朋友、师长、母校的离请别绪,进而引申到对生命、自然、宇宙和时间的思考 。
我们不是说要继承传统文化麽?这就是一例典型的继承!第二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作者在创作上,屏弃了政治的说教,而是紧紧抓住人性做文章 。
政治有时间、阶级的限制,不可能像人性那样永恒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抓住这个“别”大做文章,还专门写了个《别赋》,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个“别”,是人类经常遇到的东西,它触及了人类最为敏感的情愫,拨动了人性最为敏感的神经 。
通过这个“别”,人们往往会涉及到生命与时间、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时世的变幻和人类感情的伤痕,所唤起的人类的沧桑感,是刻骨铭心的 。
文艺作品如能准确反映人类在此时的人性的特征和要求,都会成为不朽的作品 。
这就是李叔同《送别》成功的主要原因 。
由此我想到平时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诗歌,它们的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就是“为作新词强说愁”,为了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显得作者“忧国忧民”,经常给自己的诗歌强行加上政治色彩,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标语口号”,干巴巴的没有丝毫生命力 。
文学不是政治,一般来说,文学家也不是政治家 。
不懂政治而强说政治,难免就会有不伦不类的作品 。
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是作者受现代评论家影响太深,都想作个辛弃疾那样的“豪放派”诗人,但是又没有人家大诗人那种血与火的生活实践,于是就靠酒呀,梦呀,借此说说大话,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就“豪放”了,就不同于一般小文人了,殊不知正好犯了创作的大忌 。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没有意象,没有情节,没有意境,初读觉得不错,读完了了无印象,除了“大'和“狂”,你从这样的作品中得不到任何其它东西,千篇一律,仿佛用计算机程序编写出来的“机器诗词” 。
在这样的作品中,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几乎销蚀殆尽,还怎麽去感动人呢!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夫人的信中说过,作者的政治动机愈隐蔽愈好 。
作家的立场是通过真实的再现生活来表达的 。
可见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反对“标语口号”式的文学的 。
文学的生命在真实,一旦玩虚的,文学的生命也就完结 。
即使是革命家的宣传,玩虚的也不行,宣传一旦成为“宣传”,宣传就失去实际意义了 。
历史上,每一个革命阶级初起时,他的口号都能打动人心,就因为那时它必须说真话,人们一听就懂;待到宣传变成人们不懂的“官话”,离人...
李叔同《送别》 原文及赏析 原文-- 《送别》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赏析-- 第一节,作者白描了“长亭”“古道”“芳草”三个意象 。
长亭外的古道边,一片碧绿的芳草,绵延至远方——俨然送别的背景 。
在中国古代,道路边每隔一段里程,会设一亭驿,供路人避雨、休憩 。
久而久之,长亭成了友人、亲人间的送别之地 。
长亭送别,路向远方,芳草天涯——空旷、辽远的意境,勾勒出淡淡的感伤之离情别绪 。
第二节,亦是白描手法,“风”“柳”“笛声”“夕阳”“山”勾勒出了傍晚之时的景致 。
晚风吹动着杨柳,仿佛在催促着临行之人;“柳”字谐音“留”,蕴藉着深沉的不舍之情意 。
晚风也吹送着笛声,笛声于是稀稀落落地传来 。
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首《春夜洛城闻笛》,笛声呜咽,相思之声,在夜空中回荡 。
到了第三节,作者由景生情,旧时知己各自天涯已难寻的感慨油然而生 。
毋需赘言,淡淡感伤,已溢于言表 。
由此,我们得以明了作者几许凄凉的心境 。
第四节,作者把自己的这种情愫推向了极致 。
如何消解这离别之愁绪,作者寄兴于酒,把酒言欢……然而,愁绪终究无从消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