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居的古诗词( 五 )


少年时读书刻苦 。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
二人订交 。
以后诗坛元白齐名 。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
元和元年(806),罢校书 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 。
作《观刈麦》、《长恨歌》 。
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
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 。
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 。
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 。
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 。
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
次年写下《琵琶行》 。
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 。
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 。
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 。
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 。
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
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
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 。
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
诗 歌 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 。
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 。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 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 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新乐府序》) 。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
对大历(766 ~ 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
文学创 作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
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为近体 。
前三类大致以内容区分,但有相交 。
四类诗中,白氏自己比较重视前两类,认为讽谕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都是他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 。
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与元九书》) 。
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 。
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
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
这些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 。
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 。
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 。
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 。
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 。
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 。
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 。
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思想 。
但也有些诗从侧面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只是无可奈何的解脱 。
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 。
《长恨歌》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寄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