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84去世了想用首古诗来祭奠他老人家( 五 )


真是相见恨晚!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 。
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 。
饮酒赋诗赏花听书,好个诗酒风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 。
公元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公元831年,60岁的白居易正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当元稹的灵柩运回老家陕西咸阳时,途径洛阳,白挥泪写下祭文 。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
梦中乐天与微之重逢,二人携手同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水打湿了乐天的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 。
时年,乐天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
他想起了元稹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
确实,生时不能相见,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梦不见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
乐天说他自己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生了几次病了,长安城草生草长不知不觉已有八个年头 。
时间蹉跎了芳华,元稹死后,乐天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 。
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够像草生草长一样该多好,就像乐天 17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乐天与元稹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 。
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稹的参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元稹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他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乐天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居住在人间 。
乐天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荡 。
这句话正是白诗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 。
我想起了祖父,我那逝世不久的祖父 。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亲人活着时,我们是羞赧于将悄悄写下的那些关于他们的赞美文字与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让他们本人看到 。
而今,祖父魂归大地、深埋黄土,他在人间的最后一席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家人把祖父与已逝世 13年的祖母合埋了 。
写着这些文字时,我想起祖父总是在清明前后轻轻擦拭着太祖父、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着擦着就出神地望着 。
可是如今,他深埋地下,谁又来擦拭他崭新的祭框呢?有关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会知晓了 。
他早年因公致残的左腿,还会风湿发作吗?黄泉该是个湿冷的地方吧?想到这些,我已经受不住了 。
有句话是残忍的:“我们将会死去很久” 。
乐天写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敌人泛滥 。
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
乐天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隐就是他的忘年交 。
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乐天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
阿卫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的...
关于孝顺的诗句 关于孝顺的诗句有以下这些: 1.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
——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
2.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
——唐·韦元甫《木兰歌》 译文: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3.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
——宋·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
4.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
——唐·韦应物《送杨氏女》 译文: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
5.举孝廉,父别居 。
——汉·佚名《桓灵时童谣》 译文:向朝廷举荐的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人,真实的情况是父母长辈被赶出家门,无所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