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的诗句有哪些?( 三 )


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 。
复令五彩姿,洁白归天常 。
昔岁同讲道,青襟在师傍 。
出处两相因,如彼衣与裳 。
行行成此归,离我适咸阳 。
失意未还家,马蹄尽四方 。
访余咏新文,不倦道路长 。
僮仆怀昔念,亦如还故乡 。
相亲惜“昼夜”,寝息不异床 。
犹将在远道,忽忽起思量 。
黄金未为罍,无以挹酒浆 。
所念俱贫贱,安得相发扬 。
回车远归省,旧宅江南厢 。
归乡非得意,但贵情义彰 。
五月天气热,波涛毒于汤 。
慎勿多饮酒,药膳愿自强 。
谁能帮解读一下周梦蝶的诗歌《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是周梦蝶具代表性的诗作,体现出佛性的灵动 。
其诗书写流畅、内在气脉起伏,高亢有力,节奏不温不火,诗语气表达有始有终,这首诗的成功,表现在:1、深沉感受淋沥至尽的表叙;2、诗的表达沿袭周梦蝶的一惯手法,带佛性的感悟,并升华;3、成熟的语言,毫无雕饰痕迹,却又自然而然地藏匿着高超的语言处理手法 。
读诗是读一个人,一个人内心的思想是对这个世界、生命的感悟,只有发现与探求得出的感受才是超然与真实的 。
周梦蝶在这首诗中毫无掩饰地剖开自己的内心,而且心无杂念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与周梦蝶的许多诗是相通的,一致的 。
人的一生是对生命的思考,在这首诗中,周梦蝶毫不消沉地感受着生命的历程,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从疑问到变化又回归到原来,一切都是自然所属,但诗中不飘渺,只有凝重 。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一系列疑问,而这种疑问其实隐含着一种回答,这也是周梦蝶的语言表达的优美之处,而且第一段与最末段的疑问是相通的,整首诗妙语连篇、气脉柔和却又深沉连绵 。
通过疑问,是给人的思考,展开的天地很大,却又直接,优雅 。
“谁在心里藏着镜子呢?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凡在首句用抒情而且妙语的诗人在台湾诗人中很多,余光中、杨沫、郑愁予等常用 。
而在这两句中,所包含的有“心镜、赤脚“,都可与俗世与脱俗相联系的高洁 。
赤脚,是指与大地亲密相接触的人,是指对土地、对生命热爱而珍惜的人,更可联想到赤脚仙士 。
而心镜则是心里的明镜,心智不会迷失,是高智慧而脱尘之人 。
在第三句中“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
”许多诗人都善用复词(即重复运用)达到阅读与感受上的重点 。
在全篇诗句中,复词的大量运用,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决定的个性 。
例如复词中“雪”的运用,在整首诗中有八处 。
“雪”是白的,心灵的高洁的表现,在俗世中的不凡,在俗世中的超俗 。
复词的运用加重了作者的感情,加深了我们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味,也如同音节添入了节奏感 。
这首诗除了自己已经回答的疑问外,还带有哲理性的辨证 。
我们避开“心镜”与“心魔”(暗示)的猜测,而最大的表现是在这一句 。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这是阴阳人吗?这是黑白无常吗?半个面孔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有某种辩证?有如一半是冰,一半是火?一半是幸福,一半是悲哀?这种表达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实则是周梦蝶一生思考的结果,太极有两仪,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
人的疑惑“抬眼向天,以叹息回答” 。
问天,是指不清楚的地方 。
我们的内心善恶两辨,谁又能在善恶中取舍?唯有向善,才高贵 。
那就是“高处”(高人)、贵人 。
“蔚兰”——指内心向往的渴望 。
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在这里已经表现《菩提树下》当初的菩提树下是不是有人突悟而成仙呢?这种感悟是针对生命,大自然的疑问与追求的结果 。
我们随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读,已经豁然开朗 。
在菩提树下,曾有人来过,而且“枕着万籁”,“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
”说到这里,这首诗已经大白,诗人在后段可以舍去,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最终现出了自己的身影,那就是无论世俗如何,我还是我 。
后段不难理解,“几个春天,几个夏天”不就是一生吗?“雪是雪,你是你”“雪即非雪,你亦非你”“雪还是雪,你还是你”这些重复,大致地讲叙了一生的过程,从出身到死亡,生是洁白的一张纸,毫无污染,在大千世界中 。
已经不再是自已,雪,也非当初的雪 。
是指变化,人为适应社会而产生的变化,最后指回归,死后什么也不带走,也是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