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格式 要求( 三 )


其八,飞白格,又称为无情对,故意文不对题,将错就错 。
这个是在对联中最有趣,以下举两例 。
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出“三星白兰地”征求下联 。
联坛高手纷纷应对,但老板总不满意 。
其时郭沫若年纪尚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乃对下联“五月黄梅天” 。
“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 。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间以对联助兴 。
张之洞出对:“陶然亭 。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工部侍郎李文田却以人名为对:“张之洞” 。
“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众人皆相视大笑 。
后一人以一句诗出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张之洞作对:“果然一点不相干” 。
“果”对“树”,乃物名;“一点”对“千寻”,皆量词(古代八尺为寻);“干”对“斧”,皆器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 。
上下句极是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堪称妙绝!
对联的格式对仗也叫对偶,是诗词中最直观的形式美 。
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同听觉艺术(平仄、押韵)构成诗词完整的格律美 。
绝句不必对仗,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
中间两联须用对仗 。
长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须对仗 。
对仗的规则是:⑴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⑵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实际上每首律、绝诗内均不可重字)⑶ 语法结构要相同:即句型、词组相同 。
如主谓、动宾、联合、偏正及用虚字要相同;⑷ 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专名对专名,叠字对叠字等;⑸ 避免“合掌” 。
这就是上、下联意义不可重复 。
如:“夏荷千支丽,莲花万朵妍” 。
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 。
湖南黄奕有一对仗歌:“律诗中间两对联,上句下句成对仗,平仄声调要相反,句型词性要一样 。
一联避免意思同,两联也莫太相象 。
首尾可对可不对,绝句一般不对仗 。

诗词的书写格式 格式 五绝:仄起 平起 五律:仄起 平起 七绝:仄起 平起 七律:仄起 平起扩展资料: 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 。
(诗中有戏剧,戏剧中有诗)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 。
常说的诗又指《诗经》 。
《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 。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 。
统称为诗歌 。
按故事情节又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词...
书法对联作品的落款格式是什么啊? 书法对联作品的落款格式:一般在上联内容的右侧偏上写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在下联的左下方写署名和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等 。
答案补充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