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钩的诗句( 三 )


李白 塞下曲 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其三骏马如风飙,鸣鞭出渭桥 。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金错刀行 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
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条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
"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
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
"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 。
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
"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 。
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
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 。
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 。
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
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 。
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 。
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
关于“浪迹天涯”的古诗有哪些? 1、《侠客行》年代: 唐 作者: 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
2、《杂曲歌辞·侠客行》年代: 唐 作者: 元稹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
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 。
九衢草草人面青,此客此心师海鲸 。
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 。
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识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
3、《侠客行》年代: 明 作者: 全室宗泐平生重然诺,意气横高秋 。
拔剑悲风吼,上马行报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