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光的古诗词.( 二 )


46、春晚绿野秀 , 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47、春草如有情 , 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8、朝来新火起新烟 , 湖色春光净客船 。——唐·杜甫《清明二首》
49、飒飒东风细雨来 , 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50、桃花春水渌 , 水上鸳鸯浴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51、残雪暗随冰笋滴 , 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
52、飞雪伴春还 , 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53、诗家清景在新春 , 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54、云霞出海曙 ,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 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5、恰似春风相欺得 , 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56、春雪满空来 , 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 , 若个是真梅 。——唐·东方虬《春雪》
57、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58、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9、野渡花争发 , 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60、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 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61、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 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懈恋花》
62、江汉春风起 , 冰霜昨夜除 。——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63、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64、春事到清明 , 十分花柳 。唤得笙歌劝君酒 。酒如春好 , 春色年年如旧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65、万树江边杏 ,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 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
66、一春常是雨和风 , 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67、细听春山杜宇啼 , 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辛弃疾《浣溪沙》
68、弱柳千条杏一枝 , 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69、落尽梨花春又了 , 满地残阳 , 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70、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71、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2、侵陵雪色还萱草 , 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杜甫《腊日》
73、阳春二三月 , 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74、一夜好风吹 , 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75、喧鸟覆春洲 , 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76、卖花担上 ,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 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77、新年都未有芳华 ,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请写一首描绘大好春光的古诗!!!!!!!!!!!!!!!!!!...鹿 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影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 , 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 , 留醉与山翁 。
本诗从大处落笔 , 状写襄阳一带的壮丽山川 , 气势雄浑 , 意境空阔 ,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一联 , 成为千古名句 。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本诗用细腻的笔触 , 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 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 。
王孙指诗人自己 , 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 , 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 , 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