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 《桃花庵诗》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 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 , 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 , 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醉半醒日复日 , 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 , 不愿鞠躬车马前 。
车尘马足富者事 , 酒盏花枝隐士缘 。
若将显者比隐士 , 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将花酒比车马 , 彼何碌碌我何闲 。
世人笑我太疯癫 , 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不见五陵豪杰墓 , 无花无酒锄作田 。
整体赏析: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 。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 , 更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 。
通观全诗 , 共描绘了两幅画面 , 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 , 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 。前者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 , 就把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
后者则描写得比较详细 , 诸如“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 , 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等皆是此列 。
唐伯虎 《桃花庵诗》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 , 却毫无低俗之气 , 画面艳丽清雅 , 风格秀逸清俊 , 音律回风舞雪 , 意蕴醇厚深远 , 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
此诗层次清晰 , 语言浅近 , 回旋委婉 , 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 , 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 , 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 , 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 , 是唐寅诗中之上乘者 。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 , 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 , 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论断 。
扩展资料
唐伯虎的《桃花庵》 , 说到桃花庵 , 这里有一个故事 。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 , 是别人废弃的别墅 , “长久未有人别业” 。苏州还有个地名 , 就叫桃花坞 。据记载 , 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 , 因为没有钱 , 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 , 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 。后来 , 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 , 才还清了购房款 。
周道振《唐伯虎全集》于本诗题下注:“拓本有‘弘治乙丑三月’ 。”周道振、张月尊编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 , 三月 , 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 , 作《桃花庵歌》 。”
即此诗写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 , 这一年 , 上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 。唐寅曾中过解元 , 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 , 功名被革 , 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 , 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 , 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 , 遂绝意仕进 , 卖画度日 , 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 。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庵歌 (古诗)

唐伯虎 《桃花庵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 , 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 , 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 , 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醉半醒日复日 , 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 , 不愿鞠躬车马钱 , 车尘马足显者事 , 酒盏花枝隐士缘 , 若将显者必隐士 , 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将花酒比车马 , 彼何碌碌我何闲 , 别人笑我太疯癫 , 我笑她人看不传 , 不见五陵豪杰墓 , 无花无酒锄作田 。
妙极 , 妙极!展现了唐伯虎超然物外的精神 , 世俗之事统统与他无关 , 令人敬佩矣!...
唐伯虎 《桃花庵诗》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全诗意思? 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坞 , 位于苏州阊门内北城下 , 自古以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风景秀丽的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