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话中秋( 二 )


【古诗词里话中秋】人们总是期望着“四美具,二难并”,可人生的悲苦和缺憾,中秋之夜往往激荡着难以平息的悲情 。请看南宋爱国词人刘过的《唐多令》(安远楼小集):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
此词写中秋友朋雅集,感慨良多 。少年时代的裘马轻狂已经化为点点的雪泥鸿爪,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也已成为梦幻泡影,纵然携桂花酒,泛舟江流,而青春与理想已经飘逝,赏月的心情自然归于萧索 。再看近代鉴湖女侠秋瑾的《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这首词恐怕是历代中秋作品中最有“火药味”的了 。中秋佳节月亮是圆满的,而女侠人生的缺憾却难以弥补,最大的痛苦就是自己被“强派作蛾眉”,女儿之身不能投身革命,救民水火 。一句“俗子胸襟谁识我”,女侠的孤独感弥漫在清朗的月色中 。
中秋词中也蕴着宇宙意识,别开生面 。请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楼琼殿 。蝦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此词中秋送月,模仿屈原《天问》,把酒问月探究宇宙的奥秘 。中秋皓月去哪了呢?月亮西沉又转到东头,那地球该是圆的吧?长空月亮如镜,无根如何系在空中不坠呢?嫦娥为何不嫁,究竟留恋着谁呢?月亮这么大的体积,入了海会不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呢?月宫的蛤蟆会游水自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玉兔不会游泳啊,那怎么办呢?如果说月亮无恙,为何又渐渐如钩呢?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但笔者以为“别有人间”“天外汗漫”云云,冥冥中也给人外星人的幻想 。一句“姮娥不嫁谁留?”对月宫嫦娥的孤独清寒偏偏有着深挚的同情 。如此说来,中秋之月在墨客骚人的眼里就是有情之月 。
及至当下,中秋赏月仍然充满了浪漫的诗意,人们遥望天上的冰轮,对酒当歌,期盼着人生的圆满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是人生完满的象征 。但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圆缺 。诚如宋人石曼卿的联语所抒发的那样:“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最重要的是以旷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获得心灵的超越,从而以积极的心态珍爱生命,关心社会,热爱自然 。这样人生的愿景就会越来越完满,内心也越来越敞亮,与中秋之月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