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开骑手谜云

报告揭开骑手谜云
文章图片

【报告揭开骑手谜云】外卖骑手“个体户化”再引热议 。
9月17日,公益机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外卖平台用工模式法律研究报告》(下称《外卖用工报告》),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有超过190万家经营范围包含外卖递送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具体而言,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好活”注册的疑似骑手个体户最多,高达 81.40 万; 通过“订个活” 注册的次之,也达 49.86 万,此外,平潭达顺、薪起程等灵活用工平台的疑似骑手个体户数量也均过万 。
致诚中心研究员徐淼说,外卖骑手变成个体户是外卖平台和灵活用工平台的共同安排,目的是逃避雇主责任,“注册为个体户的作用通常是避税、避社保” 。但在我国法律框架下,一旦骑手成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个体工商户,就意味着失去了“劳动者”主体资格,不再可能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
随着外卖平台规模的急剧扩张,骑手的用工模式也在不断演进 。按照外卖平台的发展时间线,“致诚中心”整理出外卖平台上的3大类:一种是餐馆自行雇佣外卖员进行配送、外卖平台直接雇佣或偶尔劳动派遣的“正规军”传统模式;一种是通过外卖平台或众包服务公司招募“接单自由、可在多平台兼职工作”的众包骑手模式,而众包服务公司则负为骑手责签订协议、支付报酬、购买保险,相当于外卖平台与骑手之间的一道“防火墙” 。据致诚中心研究,这一模式的出现使得外卖平台节省了约40%的成本(包括社保成本和法律风险),从此坐稳了“讲究轻资产,追求高毛利和边际效应”的互联网平台方地位 。
随后,配送商在人力成本和用工风险的双重重压之下也开始向外“甩锅”,将业务“转包”或“分包”,从而形成外卖平台联合多家公司对骑手进行共同管理的网络状外包模式 。而配送商市场在上游垄断外卖平台的挤压下变形到极致的产物便是配合灵活用工平台将专送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这便是第三种模式——“专送模式”,这也意味着,上游外卖平台和中游配送商向外剥离的人力成本、层层区隔的用工风险最终全部落到了下游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专送骑手自己身上 。
徐淼介绍,个体工商户具有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受到《劳动法》保护,故经此设计,上游外卖平台和中游配送商向外剥离的人力成本、层层区隔的用工风险最终全部落到了下游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专送骑手身上,即便按现行法律,骑手寻求劳动仲裁等司法救济时也将遇到困难 。
为全面掌握外卖平台用工模式的演进以及骑手在不同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的真实状况,致诚中心检索了与外卖平台骑手认定劳动关系相关的几乎所有司法判决共3277份 。在此基础上对2016年4月至2021年6月五年多时间内的1907份有效判决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其中报告指出,“专送模式”下骑手劳动关系认定出现明显困难,在外卖平台由直营转为“专送模式”后,专送骑手认定劳动关系的比例从100%降至58.62%;而外卖平台转为外包后,被认定为用人单位的概率从100%骤降至0.32%,到“个体户“模式时则降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