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荆楚的诗句( 五 )


那位知道关于蜀道啊,蜀山啊,比较有气势的诗词,蜀道难就不要了谢谢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飞湍瀑流争喧豗⒆,砯厓转石万壑雷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满江红的诗句 《满江红·怒发冲冠》《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满江红·怒发冲冠》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译文:我愤怒至极,独自登高倚靠着扶手,急骤的雨势刚刚停歇 。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阙 。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 原文: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 。
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
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 。
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
尘土梦,蕉中鹿 。
翻覆手,看棋局 。
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 。
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 。
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
...
有没有写烟花炮竹的诗句? 1、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 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
3、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 。
4、《中国实业》: 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醴陵、浏阳 。
5、《神异经》上说: 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 。
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 。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
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 。
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
6、明朝人写的《鞭春牛》一诗: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
——诗中可见,明代时期的立春民俗仍沿袭流行“鞭春牛”,各府都由长官亲自主持该仪式,亲策耕牛下田开耕,倡导人们重视春耕生产 。
仪式盛况可见一斑,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喜庆,还要锣鼓喧天渲染气氛,满城遍插五彩旗帜营造节日情景,立春的重要性、全民参与性毕现无遗 。
7、唐诗《早春》中的诗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
8、《武林旧事·岁除》中曾有记载: 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
——说的是将许多小型爆仗用药线串在一起,称“爆仗”,引燃后响声不绝 。
但也称“爆竹” 。
9、南北朝的《荆楚发时记》中有记载: 说当时在节日或喜庆之日,为了能驱除山鬼,“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