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岁月变迁古诗词( 四 )


后半夜的相思 , 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 , 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
4.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铁马蒙毡 , 银花洒泪 , 春入愁城 。
笛里番腔 , 街头戏鼓 , 不是歌声 。
那堪独坐青灯 。
想故国、高台月明 。
辇下风光 , 山中岁月 , 海上心情 。
译文: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 , 亡国后 , 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 , 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 。
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 , 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 , 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 , 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 , 心头不是滋味!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 , 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 , 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 , 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 。
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 , 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 , 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 , 怎么进行抗敌斗争 , 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5. 垂钓白居易临水一长啸 , 忽思十年初 。
三登甲乙第 , 一入承明庐 。
浮生多变化 , 外事有盈虚 。
今来伴江叟 , 沙头坐钓鱼 。
注释:1.“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 , 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 。
2.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 , 第一等为甲第 , 次等为乙等 , 应考中式称为“登第” 。
3.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 , 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 , 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 。
4.浮生”即人生 。
“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 。
知识延展: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 暂凭杯酒长精神 。
2.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 , 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
回来物是人非 , 我像烂柯之人 , 只能吹笛赋诗 , 空自惆怅不已 。
沉舟侧畔 , 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 万木逢春 。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 , 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 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 同时又暗含哲理 , 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总体来说 ,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 , 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
颔联 , 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 , 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 , 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 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 , 新人辈出 , 却也令人欣慰 , 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 , 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
关于变化的古诗 1、唐·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2、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 , 乘流越江岘 。
沙禽近方识 , 浦树遥莫辨 。
渐至鹿门山 , 山明翠微浅 。
岩潭多屈曲 , 舟楫屡回转 。
昔闻庞德公 , 采药遂不返 。
金涧饵芝术 , 石床卧苔藓 。
纷吾感耆旧 , 结揽事攀践 。
隐迹今尚存 , 高风邈已远 。
白云何时去 , 丹桂空偃蹇 。
探讨意未穷 , 回艇夕阳晚 。
3、唐·崔涂《过洛阳故城》 三十世皇都 , 萧条是霸图 。
片墙看破尽 , 遗迹渐应无 。
野径通荒苑 , 高槐映远衢 。
独吟人不问 , 清冷自呜呜 。
4、北宋·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 , 三川滉漾素波明 。
春风不识兴亡意 , 草色年年满故城 。
烟愁雨啸奈华生 , 宫阙簪椐旧帝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