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范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二 )





【解析】
这篇文章是王鏊的一篇考场作文,无论是考试的形式还是写作的方式和我们今天的高考都极为相似,面对这样作文,考生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即审题、构思、写作 。
1、从审题的角度来看,考场所给的作文题目是,“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意思是说百姓如果富有,那么,高高在上的国君也肯定会富足 。这显然是一个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要依据所给的材料来展开论证,于是王鏊将自己的作文题目写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可谓切中要害,是在作文的范围内来立意的 。
2、从构思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就结构来看,“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一句可谓开篇点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一句则是对自己中心论点的进一步说明 。起讲后的第一股和第二股则是一个原因性的说明,从“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一句起作者将关注的视角指向现实,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文章的收束部分从方法层面上入手,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和办法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在行文结构上结构严密,无可挑剔,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符合当代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当下的考场作文还要好,原因是这篇作文是针对现实所发的议论 。

【八股文范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3、然而,这篇文章也是存在问题的,而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空洞无物 。通观整篇文章,全文都是作者的“空谈”,而缺少现实生百思特网活的支撑,作者并没有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将自己的观点架空,让中心论点成为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的作文显然是缺少生命活力的,自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源于读书人的自己的投机取巧,为了应试而写作,为了应试而学习 。逐渐的在这种偷懒思想的影响下使得八股文走向了呆滞和死板 。
沧海一粟:看了这篇文章,大家对八股文是不是有正确认识了呢?八股文作为一种久被诟病的文章体裁,其实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明清后期日益腐朽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