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快乐征文怎么写?( 九 )


博学
诸葛亮曾训诫其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想,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志存高远而不好高骛远,则学必有所成 。古人倡导要博学,要精研经、史、子、集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可见博学之意义 。我们要倡导博学,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向自然界学习,从社会实践中感悟,向内心寻求“真经” 。读书还要讲究方法,不仅要始终怀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
态度,而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由厚入薄,再由薄入厚”,最终“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
明辩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的大略之意是:大学的道,首先去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去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这里的“明”就是明辩和明确之意 。如果不能明辨和审思,何能“明”“明德”?又何能“亲民”?更何能“止于至善”?显然,读书不能做到明辨和审思,则不能真正做到修身和笃行 。读书要明辩、要审思,就是要明辨事理和是非,并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 。要明辨事理和是非,就是要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来看待自然和人与社会,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崇尚真善美,再次提倡并实践“五讲、四美、三热爱” 。要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要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指导思考,灵活科学运用矛盾的观点、主次的观点、相对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等等 。
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所谓“诚意”,就是“勿自欺”,就是意念精纯、心口如
一、言行一致 。所谓“正心”,就是使人心归于正 。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明白并践行明德的修养 。当今社会变迁太快,日新月异 。人们面对的社会压力是巨大而复杂的,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生存压力、经济
压力等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就如先贤所说:“为外物所驭”,也就是后来马克思所说“人类被物化” 。倡导诚意正心、修身练性在当今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
欲做金精美玉之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情,既要出世,又要入世,“当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面对名利的纷争,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自警;面对逆境,要振奋梅的精神,“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面对寂寞,要铭记兰的品质,“芷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不芳”;面对外界诱惑,要崇尚竹的高风亮节,“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面对磨难,要挺立松的傲骨,“风吹雨打永无凋,雪压霜欺不折腰”;面对人情冷暖,要胸怀菊的坚贞,“凌霜自行,不趋炎势”;面对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要严密操持莲的高洁,“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想,修身炼性,就是要最终真正做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