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嬫満杩炵数鑴戞棤娉曟枃浠跺洖甯?( 七 )


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
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
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 。
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
⑤托物寓理 。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⑥用典抒情达意 。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 。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
⑦叙事抒情 。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
⑧借古讽今 。
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 。
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 。
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 。
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
语文中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有哪些?(顺便给出定义)...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 比喻 。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
2 借代 。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3 比拟 。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
4 夸张 。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
5 对比 。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6 对偶 。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7 排比 。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
8 反复 。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9 反语 。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
10反问 。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
11 设问 。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