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六 )


病虫防治 在春季大棚及温室栽培中,田间湿度较大,要及时防治叶霉病和灰霉病 。
来源:青海科技报
西红柿夏季整枝技术
西红柿喜冷凉、干燥,而夏季高温、多雨 , 无限生长型西红柿易徒长,造成生育失衡 。为了调节夏茬西红柿的生长发育,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适当稀植高架、合理肥水管理的基础上 , 精细整枝也尤为重要 。1摘除腋芽采取单秆整枝,下位节的腋芽和花穗下的腋芽 , 要及早摘除 。对于小苗定植的和生长势强的品种,要留3根腋芽来调节长势 。但要注意,留得过多就会造成第一穗果结果不良 。第三穗开花、结果以后就不再留有腋芽 。特别是花穗下的腋芽要及早摘除 。2摘心计划采收的果穗的花蕾确认以后,其下的花穗开花时,在花蕾上留2片叶摘心 。由于摘心最上位的子房充实,结果良好 , 可以获得较大的优良果实 。注意摘心不要延迟 。3摘叶摘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势过旺时的摘叶 。根据适度的摘叶可以抑制长势 。第五穗开花时,从作业道看不到果实即为营养生长过旺 。摘除覆盖果实的叶片来抑制长势 。因长势过旺时,叶片肯定又大又长,覆盖果实 , 是形成空洞果的主要原因 , 所以最好摘除覆盖果实的复叶或摘除半片叶 。另外一种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摘叶,收获开始后,摘除已收果穗下的叶,使通风良好,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是每株需留10片左右的叶片,不要过度摘叶 。叶片互相重叠的摘除密蔽叶 。
西红柿又名番茄,番茄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 。
1523年 , 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
在中国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 。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来源,以后的人们都笃信不疑 。
扩展资料
西红柿的营养价值:
西红柿还颇得古今医家赏识,其性微寒味甘酸 , 生津止渴,凉血养肝 , 清热解毒,治疗高血压、坏血病,预防动脉硬化、肝脏病等 。
《陆川本草》载,西红柿 “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高血压患者,连续半月在清晨空腹吃两个西红柿,有降压作用 。以西红柿代水果每天吃2-3次,两周后治牙龈出血见效 。西红柿汁与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饮服,退热止烦渴 。西红柿汁与甘蔗汁或山楂汁混合饮服 , 治胃热、口干舌燥 。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