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为什么植树是公民义务,公民去哪儿能植树尽责?

【植树节:为什么植树是公民义务】在3月12日中国植树节前夕 , “你欠了多少棵树”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不少人这才头一次知道:早在40年前 , 全国人大就作出决议 , 规定公民每年应植树3-5棵 , 其效力与法律等同 。
【植树节:为什么植树是公民义务,公民去哪儿能植树尽责?】为什么全国人大会对此做出规定?公民又该如何履行这项义务?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采访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
一场洪水引发的反思
把时间拨回1981年夏 , 长江、黄河上游连降暴雨 , 河水猛涨 , 灾害之巨历史罕见 。
大灾之后 , 各层面都在进行反思 。受灾最严重的四川、陕西两省主要领导 , 以及多位科学家都表示 , 江河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这次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业部门也组织力量 , 调研分析森林遭破坏的原因 。
要尽快把森林资源保护起来 , 把荒山秃岭绿化起来!可资金有限、人力有限 , 要让全国数不清的濯濯童山绿起来 , 难度很大!
邓小平同志为荒山绿化打开了新思路 。他在同万里同志的谈话中提到:“是否可以规定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 , 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 , 要包种包活 。”
1981年12月13日 , 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 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 , 年满11岁的公民 , 除老弱病残者外 , 因地制宜 , 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 , 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
义务植树成为靓丽风景
此后40年 , 人人动手 , 年年植树 , 成了中华大地的一道风景 。
在首都北京 , 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被规定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 。每到那天 , 数不清的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医院都会组织起来 , 扛着铁锨水桶种树去!
种树 , 也不容易 。就拿北京市平原和山区交接处的“前山脸”地带来说 , 土层薄、裸石多 , 草木难以成活 , 是绿化造林的“硬骨头” 。为此 , 北京探索爆破造林技术 。
爆破造林 , 就是用爆破技术把坚石打碎 , 运客土上山 , 再栽植林木 。用这种方式 , 西起房山张坊 , 东至平谷金海湖绵延230公里的前山脸地区 , 如今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高质量生态景观 。
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来 , 首都北京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 , 植树2.1亿株 。片片绿云环绕京城 , “沙尘暴”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
公民去哪儿能植树尽责?
义务植树是一份历史担当 。走过40年岁月 , 需要种树、适合种树的地方基本已披上了绿装 , 剩下的多是边角地或者偏僻的深山区 , 并不适合普通人跋山涉水赶过去 。
新形势下 , 公民如何履行义务、植树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