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叫什么节|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三 )


关于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 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 , 版本较多 , 但基本内容基本一致 。那么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也很多 。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黄河河套 , 都被称为“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 , 其实这些说法大多数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七夕节这一天 , 中国古代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
节日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 , 始于汉 , 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 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 , 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 , 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 , 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 , 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 ,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 源于穿针 , 又不同于穿针 , 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妇女曝盎水日中 , 顷之 , 水膜生面 , 绣针投之则浮 , 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 此拙征矣 。”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 , 在七夕前几天 , 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 , 播下粟米的种子 , 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 , 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 , 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 , 称为“壳板” ,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 , 等它长出敷寸的芽 , 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 称为“种生” , 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 , 又叫“贺牛生日” 。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 , 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 , 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 , 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 , 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中国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 , 即小泥偶 , 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 , 手持荷叶 。每年七月七日 , 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 , 皆卖磨喝乐 , 乃小塑土偶耳” 。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 , 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 , 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 , 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 , 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