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延迟退休如何进行 ,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文章图片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如何进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 , 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为什么要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何理解这些原则?采访人员采访了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 。
延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金维刚表示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 ,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是基于4个方面的考虑 , 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 , 其中与退休年龄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 。与之相对照的是 , 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1951年确定后 , 70年没有调整 。因此 , 有必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 使两者能够科学匹配 。
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1% , 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 , 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 , 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 退休的人越来越多 ,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从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看 , 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 , 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7年 , 开始工作的年龄不断推后 。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 , 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 , 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单位和行业 , 情况更为突出 。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出现下降 , 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 , 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 。如果延迟退休政策适时适度推进 , 开发利用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 , 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参与率 , 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状况 。
“十四五”期间 , 我国人口老龄化即将从轻度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 这一历史性转变 , 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多方面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 从更高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 做到及早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 ,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改革节奏总体平缓 , 个人有自主选择空间
纲要提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 , 如何理解?
金维刚分析 , 小步调整 , 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 , 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 , 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 , 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 , 节奏总体平缓 。
- 春节|2022年春节退休人员有过节费吗
- 春节|2022年春节会提前发退休工资吗
- 退休和同事们告别感言怎么写?
- 小学老师退休感言如何写?
- 教师节退休教师座谈会讲话稿如何写?
- 老教师退休欢送会发言稿格式怎么样?
- 退休|2022年还会涨退休工资吗
- 下岗人员退休申请书怎么写?
- 退休人员正规劳动合同格式怎么样?
- 2021最精辟短文:《儿子的理念》,建议所有退休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