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边说“状元” ——“贵州·贵地·贵人”系列之九( 二 )


我有点替江东之抱屈 。明明是倾心尽力、殚精竭虑,却落个不顾民生、阿谀逢迎的“反面角色”,你说冤不冤?但换个角度看,这是不是也可看出贵州人对“状元”的渴望?
贵州真正出“状元”是在清朝,而且一个光绪朝就诞生令人两个状元:丙戌科状元赵以炯、戊戌科状元夏同龢 。
据记载,赵以炯中状元时,时任监察御史的贵阳人李端棻特意撰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所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喜吾黔今钟间气,忆神仙流传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时任驻日使臣的遵义人黎庶昌在《赠赵殿撰序》中指出:“举状元者,……东南大省,县或至数人,而西南边徼之地,至乃十数行省旷数百年而不得一与,又何难也!”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的确,赵以炯结束了科举制度诞生以来贵州没有状元的历史 。
到十二年后夏同龢“折桂蟾宫”,贵州再次引起轰动,不仅贵州,西南地区都觉得“与有荣焉”,全国学界对贵州文士刮目相看 。
“五百年后”,这个时间长吗?的确很长 。但别忘了,全国有状元的省区市还不到20个,以数量排贵州居全国第17位,云南还没有状元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贵州的努力进步很快 。
贵州人肯定为此焦虑过 。我这样说的理由,就是文昌阁的修建 。现在的文昌阁位于贵阳市城区,在中山东路文昌巷月城上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为祭祀性建筑,距甲秀楼修建的万历二十六年才11年 。当然,从分工上讲,两者用途不同,但有没有因为嫌“文山”太低、另选“高处”的意图?还真的不敢说没有 。加上月城地高,又接近当年王阳明来贵阳讲学地文明书院,建一座占地广、楼层高的文昌阁,让“文山”胜过“武山”,这才该是贵州人的真实内心吧 。
对“状元”的孜孜追求,造就了现代贵州的“人文蔚起”,没什么可非议的,我是佩服贵州的韧劲!
还有一点也让我感动的是,估计是王阳明的“心学”深入人心,贵州人的追求是从修“善”开始,是“致良知” 。因此,贵州人待客热情,尤其是对待文化人、宗教人士 。贵阳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黔明寺,就在南明河畔阳明路,离甲秀楼不远 。黔明寺始建于明末,弘传“顿悟”说的禅宗 。为什么叫“黔明寺”?我猜测,不是为了纪念它修建于明代,而是强调它的“教化”作用的 。另一个地方是黔灵山 。
黔灵山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 。古木参天,林木葱笼,古洞清涧,深谷幽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简直是上苍的恩赐,“独秀灵山”;是老天有灵,福荫苍生!贵州人推己及人,对来此的各路客人热情相助,甚至连猴也显得很有灵性,所以,山就名“黔灵”,寺就叫“弘福” 。文人络绎,放歌山水;佛徒接踵,息心禅定;隐士悠游,抚弄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