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昨天的自己,你就赢了

打败昨天的自己,你就赢了
文章图片

怀着“打败昨天的自己”的信念,一步步往上走,让人生焕发出活力色彩!
-01-
孔子的“中庸之道”一直被认为是不偏不倚的万金油哲学,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的始作俑者,是充满无限狡黠的人生经验 。现实中,有不少人遵从着“中庸之道”,并以此为至上的人生哲学 。
这些讲究中庸之道的人,对中庸的理解是凡事只求中游,不求上进,凡事不尽力 。这种思想使得许多人,本可以努力的,不去努力,本可以争取的,不去争取,本可以改善的,不去改善,面对事或者人,总是模糊原则,以求和谐 。
然而,他们所遵循的“中庸之道”并非是孔子的本意,只是他们的误读 。那么孔子的“中庸之道”又指的什么?
ldquo;中”指“中道”,无过无不及 。与“和”略有不同 。“和”是强调容纳相异的人才、意见、声音,保持一种生态关系;“中”则指处事所掌握的“节”与“度” 。
-02-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象 。
第一个意象:它是平常的意思,庸者,常也,就是很平凡,很平常 。
第二个意象: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会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
第三个意象:庸就是这个字下面的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是用中,就是使用中道的方法 。
过和不及,孔子认为都不能取 。譬如说,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应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须面对现实,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就是哲学上的“度” 。而且,这并不是“和稀泥”,也不等于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 。
孔子主张的中庸是“至”德,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 。也正是如此,我们一直对孔子的“中庸之道”,误解,误用了 。
孔子的“中庸”是对于那些无可改变的事情,就不再强求,淡定处之,对于还未见分晓的事情,一定要努力争取,不轻易放弃 。这个道理说来简单,理解或者应用起来却很深奥,需要长时间的在实践中揣测,摸索,才能领悟透彻,形成自己的“中庸之道”的行为模式 。
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了 。尤其是,人生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就更不该一头扎进来,全盘误读了“中庸之道”的意思,这样很容易迷失了自己,还有碍于学习与发展 。
-03-
在人生的初期阶段,特别是事业的预备阶段,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理解模式基础尚待形成,就更不适合于直接接触如此高深的哲学思想 。因而,对于每个人来说,还是先吸纳和运用较为简明的人生哲学,为自己的前进护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