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学( 四 )


读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又牵连到家庭,家族,姓氏等宏大社会命题 。上不了高中,不管是自已本人还是家里的父母兄妹,在心中总会生成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学生考入高中大学虽不像历史中范进中举那样乐极生悲,但也企盼孟郊式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的意识 。至于农村学生倒是不会像城里人那么执着,考不上没什么,大不了像父辈那样回到田间地头 。他们将失落与悲凉收敛在心中,收敛的诚实而潇洒 。毕业前,同学们自当活跃起来,好不容易从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即将投入一个更为广大的社交圈 。要离校了,同学们终究还是舍不得,于是在班干部夏淼的建议下,我们决定最后打扫一次即将离别的教室,同学们丢弃的书本纸张不少,一直打扫到傍晚,十几个教室居然打扫出一大堆 。夏淼找来火柴点燃,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操场,也照亮了操场边的那一棵棵梧桐 。
现在我们已离别母校三十余年,故乡已很难找到几个可以相聚常谈的同学了 。渐渐发现,同学间友谊是比什么都珍贵的财富 。同学间感情与是否考上大学,生活好不好,幸福不幸福没有太大关系,彼此间留驻的情谊一直鼓荡胸襟久久难以忘怀 。这一现象着实已深深侵入所有同学们的血管中,也可以这么说,同学间的友情是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一种感情需要,也是一种对过去的留念与回忆 。拥有它时生活充实,失去它时总觉遗憾 。昨天傍晚,同学奇忠突来电话说已约好几个同学在泗阳相聚望我速来,毫无疑问这是我感觉最为高兴的事 。同学们终于又走到一起了,阔别母校已多年,不管现在身居何地,来到这里,一种本该属于自已的生命激情又重新焕发出来 。这种激情来自初中时代的渴望,来自课堂间老师的谆谆目光 。
【初中同学】酒席间同学们一会儿心潮起伏,一会儿默默无语 。偶尔谈起一些当年旧事,那些久远的情感便哗然涌出心头 。于是,老师同学以及操场间的嬉戏与夜晚的自习全部汇融一起久久不能平静 。母校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宽敞的教室,高大的梧桐,朗朗的书声,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与慰藉 。现实生活中的繁忙常常搅得人心烦意乱,只有现在阔别已久的同学间相聚,才会感到心绪平实思想开阔 。临别时,班长薛英对我说,当年教我们初三英语的苟老师近来身体特别不好,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他带着同情的眼神又向我解释道,你错怪苟老师了,其实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他那时请同学到他家干活是有原因的,在我们读书那时他的老婆已久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他却一直像对待自已父母那样悉心照顾她到今天,说来足有三十余年 。他的话真实而诚恳,若是能记录下来必然是一份感人至深的教育题材 。可惜我与他都站在马路上,此时又值深夜,苟老师不在只有我们几个同学,刚刚说完就立即娓娓飘散,寂静的旷野间只有萧瑟的寒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