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二 )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 , 尤能见出他的做人 。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 , 朋友多不多 , 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 。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 , 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 , 本身不能说明问题 。在与人交往上 , 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 。待人是否诚实无欺 , 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 , 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 , 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 , 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 , 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 , 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 , 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 , 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 , 其次好是没有旅伴 , 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 , 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 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说 , 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 , 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
【周国平: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 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 。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 , 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 , 茫无头绪 , 百事无心 , 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 , 安下心来 , 建立起生活的条理 , 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 , 一种创造的契机 , 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 , 虽则有些寂寞 , 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 在独处时 , 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 , 回到了自己 。这时候 , 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 , 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 , 引经据典 , 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 , 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 , 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 , 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 , 人之需要独处 , 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 , 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 , 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 , 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 , 有无独处的能力 , 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 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