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善心带来的温暖( 二 )


关于黑心成人利用伤残和失学儿童进行乞讨的内幕 , 各种媒体都有曝光 。于小童如果继续每日跪在街头乞讨 , 那么她想重新读书的梦想 , 或许就只能是梦想了 , 她的前途也将渺茫成一片空白 。
我心一热 , 给了她300元钱 , 买张车票 , 把她送上返回的列车 , 并且应她的再三要求 , 很勉强地给了她一张我的照片——我随便从钱夹里找到的一张登记照 。但我没想长期资助她 , 一方面我没这能力;另一方面 , 我不十分相信她说的话 。我一直觉得 , 老弱病残 , 灾难不断 , 只有故事里才有 。
3
从未想过与于小童再有联系 。1个月以后 , 一封感谢信从鄂北山区飞来 , 飞成校报的头条 。彩色大标题:把爱送给山区孩子的大学生!旁边配有我的照片——那张登记照 。我很恼火 , 她这样给我贴上爱心的标签 , 再闹到尽人皆知 , 想达到让我不得不继续资助的目的吗?不曾想 , 小小的孩子竟如此狡诈!或者狡诈的是大人 。我很气愤 , 给她回信告诉她 , 我的学费也需要自己千辛万苦打工赚取 , 没有多余的钱资助她 , 让她以后不要再与我联系 。(情感倾诉 www.wenzhangba.com)
把信扔进邮筒的一刹那 , 我就后悔了——于小童只是感谢 , 并未写其它 , 或者她真的只是感谢 , 不曾想学校会拿此事炒作 。我又何必回一封如此冰冷的信呢?可想到把信取出来 , 似乎又觉得没必要 。
信还是邮走了 。我心底盼于小童回信 , 她的辩解、她的诉苦、她的求助 , 都是让我良心平静的东西 。
日历一页一页向后翻 , 于小童音信全无 。夏天了 , 街上随处可见十二三岁的小女孩 , 快快乐乐的 , 咬着冰淇淋在报摊前翻漫画书 。我想到于小童 , 她重新回到梦想的学校了吗?她家里真像她说的那么困苦吗?她家里的情况好转了吗?
午夜辗转难眠 , 我心生愧疚 , 我想起那个春雨的黄昏 , 她泪光闪闪的眼睛 , 楚楚可怜地望着我 , 那样一个脆弱的小女孩 , 我的信是否伤到她的心?
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 。这种选题如果仅靠从图书馆查资料来完成 , 想不脱离实际是不可能的 。我决定暑假去鄂北山区于小童的家乡 , 一方面为我的选题寻找真实素材;另一方面 , 看望于小童 , 顺便检视一下她的家是否与她说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