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孩( 二 )


那天张阿姨在超市买菜,想顺便给小外孙买点零食,她站在货架前眼花缭乱地挣扎了半天,终于选了一块红蓝包装的巧克力 。冷不丁旁边一个声音响起:这种不好,用的是人工香料 。张阿姨吓了一跳,一回头,一个陌生的老头正冲她微笑 。这就是黄先生,他介绍给张阿姨另一种日本的巧克力,还教她看背面的成分表 。张阿姨善意地接受了他的帮助,并主动与他顺了一段路 。毕竟,都是这个年纪的人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
路上,张阿姨先是礼貌性地跟他聊家庭和子女,没想到黄先生讲起了自己在阿姆斯特丹的生活,运河边的老房子,以及爱士曼鲜花市场里的郁金香 。张阿姨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竟已离家好几个路口 。黄先生坚持又把她送了回来,临走还送了她一支自己刚买的黄色郁金香 。
张阿姨回到家,翻箱倒柜找不到一个可以插花的瓶子 。她愣了一两分钟,飞也似的去超市买了一个回来 。(哲理日志 www.wenzhangba.com)
从此,张阿姨像是换了个人 。她不仅开始从超市出口的花店买花,舍得去商场买衣服,鞋子,还学起了上网 。前几天,她居然向陈老师提议重新装修一下房子 。现在的装修太陈旧了,她觉得 。她想换成欧式风格,餐厅挂着大幅的油画,绝不能是影印的那种,要有层次感,像她和女儿在博物馆里看的一样 。啧啧啧,陈老师听了直咂舌 。对了,她周末和黄先生去跳舞,还差点报名老年大学 。
这回换陈老师吓一跳了,他对张阿姨的这些变化毫无防备,措手不及 。在他看来,家庭生活应处于千篇一律的稳态,像永远准时的钟表,直到能量耗尽的那一刻 。但是钟表也要上弦啊,张阿姨说 。可不是么,她现在不仅忙着给生活上弦,还拆开表壳,清洗,上油,忙得不亦乐乎 。
年轻时候的张阿姨长得漂亮,学历高,心气儿也高,学校里的男孩一概瞧不上眼 。跟一个部队里的帅小伙好了一阵子,没想到人家还有另外一个女朋友 。张阿姨伤透了心,陈老师就趁虚而入,天天帮她打水,送饭 。张阿姨看陈老师人长得不坏,脾气也好,就坐上了他的自行车 。没想到这一坐,就是三十多年 。
这三十年,人人都说张阿姨过得幸福 。结婚早,工作也不忙,挣的虽然不多,日子倒也落个清闲 。家里大小两个闺女,没让家里操什么心,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娃的也生了娃 。老两口退了休,在家养养花,写写字,这辈子是没什么再求的了 。可是一提起幸福,张阿姨总是心里发虚 。幸福这个词太满,太大了,她觉得自己配不上 。生活对她来说只是满足,称不上幸福 。但是人人都说她幸福啊!说实话,她也不大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呢?
她觉得黄先生的生活就叫幸福 。她也想去欧洲,在泰晤士河边散步,到荷兰的花市买花,呼吸着林间的空气 。北京哪儿好呀,她想,人多车多,一点也不罗曼蒂克 。陈老师看报纸的眼睛抬了一下,好像在笑她自不量力 。张阿姨可不觉得自己老到不能罗曼蒂克了,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几年她醒得越来越早了,有时候五点钟就醒来再也睡不着,她从未发现人的一天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无所事事,胡思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