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见证 青春长存( 二 )


诞生于中国电影发展衰微时,跨过千禧年的成长,大影节始终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 识”的宗旨 。历届参与举办大影节的师生们筚路蓝缕,逐渐开创了多种多样的评奖、展映、座谈、论坛等活 动,使其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一道独特学术景观,一 张向世界宣传中国电影、中国文化的名片 。立足于北师 大综合院校的学科实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大学生 美育、电影学术及业界人才培养、中国电影走出去等 多端发力,业已成为辐射业界学界,勾连国内国际,联 系校园与社会的桥梁 。
【岁月见证 青春长存】首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一个独特的中国 电影学术研究与中国电影文化展示的舞台,在此过程 中,确立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主体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创始之初,我们就曾经考虑过,在国内电影节林立而学 理性不强的环境下,应该如何背靠综合性大学实力雄厚的学科积淀和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打造独树一帜 的电影节品牌?我们认为,坚持电影节的学术品位至 关重要,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就影视学科特性而 言,深厚的理论基础无疑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 种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背靠全国排名第 一的戏剧与影视学A+学科,组织起世界电影节中评奖 队伍最为庞大、学历层次最高的评委队伍,建立起广 大青年学子们学术争鸣、思想交锋的重要阵地,搭建 起中国影视理论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积极与国 际接轨的步伐中,逐渐确立中国影视理论的主体性 。
其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一个本学科师生 与电影业界交流互融的实践基地,为业界输送了大量宝贵人才 。大学生电影节始终秉持着“大学生办、大学 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的特色,注重提升学生的 学术及实践能力 。大学生电影节工作班子均由在读硕 士生和本科生组成,无论是学术论坛、影人交流、影片 评选,大影节各个环节的前期策划和落地执行都由大 学生们负责,其所提供的多样化的锻炼机会,既加深 了学生们的学术实践能力,又开阔了学生们的影视文 化视野 。通过复合性的能力锻炼,从“大影节”中走出 的学生们,纷纷成长为既能适应社会主义艺术事业需 要,又兼具理论深度及实践厚度的复合型人才,并逐 渐发展为业界及学界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电影节也因 此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练兵场” 。
其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大学校园与中国电影的桥梁,发挥了电影节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作用 。在将近三十年的举办过程中,大学生电影节已经 成长为现代美育教育的先驱和典范 。每年在全国高校 举办国产影片展映,开幕影片放映、剧组见面会等形 式多样的电影文化活动,都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审美 和评价水平,引发大学生对中国电影及电影人的关注,增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互动 。与此同时,大学生电影节还为全国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途径,通 过影评大赛及大学生评委等活动,调动青年学子们积 极参与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青年群体艺术素质 与文化修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