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小常识|四维彩超报告单名词解释

怀孕小常识|四维彩超报告单名词解释
文章图片

四维彩超报告单名词解释
1、双顶径(BPD):头从左到右最长部分,也叫胎头大横径,是计测胎儿的头从左到右最长的部分 。以这个为基础来推定胎儿的体重和发育状态,判断是否有头盆不对称,是否能顺利分娩 。
2、股骨长(FL):大腿的长度,也叫大腿骨长,这是身体中最长的一部分的数值 。用于和BPD(胎头大横径)一起来推算胎儿的体重 。
3、枕额径(OFD):胎儿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又称前后径,也是计算胎儿头从前到后最长的部分,以这个数据来判断胎儿发育情况和孕周 。
4、肱骨长(HL):胎儿上臂骨的长度,肱骨长度=-5.4282+0.7542×双顶径 。
5、腹围(AC):肚子一周的长度,也叫腹部周长,是计测胎儿肚子的一周的长度 。用于和APTD(躯干前后径)和TTD(躯干横径)一起来推测胎儿的发育 。
6、头围(HC):环头一周的长度,也叫胎头周长,是计测头的一周地长度的数值 。用于确认胎儿的发育状态 。
7、脐带血流比值(A/B):是指脐带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脐带作为母体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除的唯一通道,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反映胎盘、胎儿、甚至母体的某些病理变化,以及某些高危妊娠因素 。脐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是代表脐带动脉的两个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常用于检测胎盘的血液循环和功能情况 。在正常妊娠情况下,随孕周增加,胎儿需要增加,S/D、RI值下降 。
8、胎位(LOA):是胎儿头位的一种方式,代表左枕前位 。
9、羊水指数:是指做B超检查时,以孕妇的脐部为中心,分上,下,左,右4个区域,将4个区域的羊水深度相加所得的数值 。
10、羊水暗区:正常情况下,在B超中观察到的羊水区是呈低密度的,故临床上用羊水暗区的最大深度来表示羊水最深量,正常为3―8厘米 。
【怀孕小常识|四维彩超报告单名词解释】胎儿体重的计算公式
为胎儿体重估测,并不代表婴儿出生的实际体重 。预测胎儿体重的目的在于要及早发现胎儿发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出生时的实际体重与预测体重会有±10―15%的误差 。比如,出生体重4000克,其误差范围会为400克 。也就是说,宝宝体重越大,误差范围也就越大 。以下仅为产科通用的胎儿体重的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公式1:胎儿体重(克)=-4973.72+260.69×HC(头围) 。
公式2:胎儿体重(克)=-2686.60+171.48×AC(腹围) 。
公式3:胎儿体重(克)=-2232.56+747.42×FL(股骨长) 。
公式4:胎儿体重(克)=-2513.51+1049.90×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