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经典影评有感( 七 )


Q:徐冰的作品《蜻蜓之眼》中用了许多监控镜头来组成整部影片的剧情,注意到该片里也出现很多监控视?下的镜头,除了是他的工作之外的寓意是?
工厂/监控来源于我的个体生命经验,监控就是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当一个聋哑人在封闭的环境观看监控时和普通人观看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无声的,观众在看电影里的监控时也是无声的,我在想,这样是否可以尝试一下让观众感知一下自己作为聋哑人的感觉 。
《最后的告别》放映现场
监控是割裂空间的,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多个空间在一块大屏幕上,看似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多,其实是更少,就像现在的世界一样,我们在互联网可以很快捷的找到讯息,我们今天可以吃个明星的瓜,在同时另一个空间在被洪水侵袭 。监控着世界,控制着世界的一举一动,我们并不安全,因为这些东西看不到我们的内部世界,反而时时刻刻影响到内部世界 。方圆每天看着工厂仓库里的女孩,看似很了解她,但最后工厂女孩的哭泣代表着,你根本无法感受到我的痛苦,我也无法感受你的痛苦 。
从左至右分别是导演张中臣、男主演王耀德、女主演罗梦思
Q:这部影片中,“镜子”出现的频率似乎非常高,这是因为什么呢?电影中小男孩多次更换了其面具的颜色,这是否有其他的用意?
镜子的运用一是因为电影的叙事空间,镜子可以带来视觉上的错位,可以映射记忆,在拍摄前看了拉康的一些镜像理论,镜子可以从视觉上象征主体与客体的转变 。三次镜子的出现,三次井的出现,三次面具的出现,三次鸡蛋的出现 。三次代表着三界,想象-象征-实在,需要-需求-欲望,想象的父亲,想要得到母亲的爱,想要成为母亲的儿子 。
方圆对家庭的心理情结是以重复出现的元素构建主体(父亲)对环境的各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这些元素又再反噬方圆的内心,和父亲的主客体关系发生转变,当他在井边看到父亲虚焦的身影时,他就成为了父亲,当他最后一次远观加油站戴面具的小男孩时,他就成为了改嫁后母亲的儿子 。我不知道这些表达能否传达到观众,这是在拍摄和剪辑的想法 。
导演张中臣与观众交流想法‘
Q:影片里多次出现的《桃花源记》是否有别的用意?影片中出现的一头从小?到大的牛贯穿的全部剧情,牛是否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或有别的含义?
《桃花源记》是上学期间必背的课文,很奇幻,小时候经常做白日 梦幻想里面的场景,就把它放在了电影里,在第一次小牛转时空的 时候,学生在朗诵它“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小牛跟着时空隧道回到过去,牛在农村是劳作的工具,和土地上的农民很像,每日汗洒土地,就像父亲1980年写的那首《老牛泪》: